夜间睡眠与活动水平的变化:果蝇抵抗体外寄生虫的潜在机制
为探究果蝇对体外寄生虫抵抗的机制,研究人员以黑腹果蝇(<em>Drosophila melanogaster</em>)和昆士兰革螨(<em>Gamasodes queenslandicus</em>)为研究对象,开展人工选择实验。结果发现抵抗螨类的果蝇夜间活动增加、睡眠减少、代谢改变,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宿主 - 寄生虫共生的遗传变异机制。
来源:npj Biological Timing and Sleep
时间:2025-04-03
蛋白磷酸化调控枸杞(Lycium barbarum)糖酵解与信号转导通路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针对枸杞(Lycium barbarum)耐盐分子机制不明的问题,通过TMT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结合生理指标分析,揭示了NaCl胁迫下2189个差异磷酸化肽段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盐胁迫通过蛋白磷酸化激活糖酵解途径(如PFK、GAPDH等酶活性变化),促进ABA、JA和SA等激素信号积累,并触发MAPK级联反应(如SnRK2、RbohC等磷酸化调控ROS平衡),为枸杞耐盐品种改良提供了分子靶点。论文发表于《BMC Plant Biology》,为解析植物磷酸化网络响应逆境提供了新视角。
来源:BMC Plant Biology 4.3
时间:2025-04-01
纤维素分解菌Rumini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中GTP驱动的中心碳代谢机制解析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厌氧纤维素分解菌Rumini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中心碳代谢(CCM)的非常规能量利用机制展开,通过系统表征所有关键激酶的NTP/NDP偏好性,首次揭示其CCM主要由GTP而非ATP驱动。研究发现上游NTP消耗激酶(如己糖激酶HK)高度依赖GTP(K<sub>m</sub>值较ATP低10-100倍),而下游NTP生成激酶(如磷酸甘油酸激酶PGK)无显著偏好性。通过跨物种激酶置换实验证实CCM的核苷酸灵活性,为微生物能量代谢多样性研究开辟新视角。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3-31
基于靶向梅毒螺旋体磷酸甘油酸激酶的神经梅毒药物计算设计:增强结合亲和力与降低毒性
为解决神经梅毒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以梅毒螺旋体(<em>Treponema pallidum</em>)磷酸甘油酸激酶(PGK)为靶点的药物设计研究。结果显示,设计的配体结合亲和力达 - 116.68 kcal/mol,毒性低。这为神经梅毒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6
综述:髓样细胞参与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免疫、转移和代谢
该综述聚焦肿瘤微环境(TME),阐述髓样细胞对肿瘤免疫、转移及代谢的影响,为肿瘤治疗提供思路。
来源:Cell Biology and Toxicology 5.3
时间:2025-03-26
一个长达25年的谜团解开了:科学家发现了为什么一些蛋白质折叠的方式是“错误的”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一种可能的蛋白质错误折叠机制,这可能解开一个长期存在的谜团。
来源:scitechdaily biology
时间:2025-03-20
蛋白质意外地束缚了自己,这有助于解释不寻常的再折叠行为
一项新的研究描述了一种潜在的机制,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一些蛋白质以不同于预期的模式重新折叠。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化学家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错误折叠,即蛋白质错误地缠绕在一起,可能会发生,并对正常的折叠过程产生障碍。纠正这种错误折叠需要高能量或广泛的展开,这减缓了折叠过程,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首次观察到的意想不到的模式。
Science子刊:蛋白质错误折叠背后的机制
蛋白质是长分子,必须折叠成复杂的三维结构才能发挥细胞功能。这种折叠过程偶尔会出错,导致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如果不加以纠正,可能会导致疾病。
来源:Science Advances
时间:2025-03-18
蛋白质折叠新发现:非共价套索缠结引发拉伸指数动力学
研究人员为解释拉伸指数蛋白折叠动力学的结构起源,以 PGK 为研究对象,发现其源于蛋白错折叠状态的缠结变化,为理解蛋白质折叠提供新视角。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6
DUSP4:卵巢癌治疗新希望 —— 调控代谢与肿瘤进展的关键因子
为探究卵巢癌(OC)机制,研究人员聚焦 DUSP4,发现其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望成预后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来源: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 5.3
时间: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