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土耳其传统酸奶中 15 株嗜热链球菌S. thermophilus的基因组,解锁传统乳制品发酵与健康潜力的遗传密码
为探究土耳其传统酸奶中嗜热链球菌(<i>S. thermophilus</i>)与工业菌株的差异,研究人员开展对 15 株该菌的基因组分析。结果发现其具有独特的系统发育模式、功能多样性等。这为开发发酵剂及保留传统乳制品特性和健康益处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8
时间:2025-03-29
基因组与代谢组学解析解淀粉芽孢杆菌 B115 的抗菌化合物及促植物生长潜能
为解决三七连作中根腐病问题,云南农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开展对解淀粉芽孢杆菌 B115 的研究。通过多方法分析其基因组和代谢组,发现 B115 对尖孢镰刀菌有强抑制作用且能促植物生长,这为生物防治和作物增产提供了新途径。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转录组和代谢组学揭示双孢蘑菇野生型与栽培型风味差异的分子机制及育种意义
为揭示野生型(W)和栽培型(C)双孢蘑菇(<em>Agaricus bisporus</em>)风味和营养性状差异的机制,研究人员整合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开展研究。结果发现二者在基因表达和代谢物谱上存在差异,该研究为菌株精准育种提供靶点,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综述:外周组织生物钟的代谢意义
这篇综述聚焦外周组织生物钟与代谢的关联。探讨了生物钟在代谢组织中的功能,其对代谢稳态的维持作用,以及生物钟紊乱与代谢疾病的关系,为理解代谢健康提供了新视角,值得深入研读。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3-28
1 型糖尿病儿童皮肤自发荧光:与年龄、性别、病程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关联及意义探究
为解决如何非侵入性监测 1 型糖尿病(T1DM)患儿碳水化合物代谢状态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 T1DM 患儿皮肤诱导自发荧光的 UV 光谱研究。结果发现其光谱与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有关。该研究为相关监测方法开发提供依据。
来源:Bulletin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0.9
时间:2025-03-27
根瘤菌诱导刺槐镉耐受性的多组学机制:抗氧化代谢协同与转运体激活
推荐语:为探究根瘤菌如何提升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镉(Cd)耐受性,研究人员通过比较高/低Cd积累基因型(SX/HB),结合转录组-代谢组分析发现:根瘤菌通过降低H<sub>2</sub>O<sub>2</sub>和MDA水平、激活ABC/OPT/HIP/DTX转运体家族及黄酮代谢通路,协同增强抗氧化防御与碳资源供给。该研究为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新型共生策略。
来源:Plant and Soil 3.9
时间:2025-03-27
《Nature Microbiology》种子携带细菌驱动小麦根际微生物组组装:生态奥秘与农业新契机
在农业生产中,作物健康和产量与微生物群落密切相关,但土壤和根际微生物组复杂,植物微生物组工程面临挑战。研究人员开展 “种子携带细菌驱动小麦根际微生物组组装” 的研究,发现种子携带的根际细菌(SbRB)主导小麦根际微生物组组装,该成果为作物微生物组调控提供策略。
来源:Nature Microbiology 20.5
时间:2025-03-27
综述:乙肝表面抗原:肝细胞癌的致癌机制及临床意义
这篇综述聚焦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肝细胞癌(HCC)。详细阐述了 HBsAg 在 HCC 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还介绍了相关治疗药物,为 HCC 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来源: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9.4
时间:2025-03-27
奶牛子宫内膜炎与肠道微生物群的神秘关联:开启生殖健康新认知
为探究奶牛子宫内膜炎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关系,研究人员对患子宫内膜炎和健康奶牛进行 16S rRNA 测序,发现二者肠道菌群有差异,为防治产科疾病提供依据。
来源:BMC Veterinary Research 2.3
时间:2025-03-26
肠道微生物与马铃薯块茎蛾幼虫的 “成长密码”:解析二者互作机制及其防治新启示
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为探究马铃薯块茎蛾幼虫肠道微生物作用,经测序等研究发现其与宿主代谢等密切相关,助力害虫防治。
来源:Journal of Pest Science 4.3
时间: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