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 调控下阿拉斯加脱硫弧菌 G20 的奥秘:解锁环境适应与生物修复新密码
这篇研究聚焦于硫酸盐还原菌(SRB)中的阿拉斯加脱硫弧菌(Oleidesulfovibrio alaskensis)G20,探究其在不同 pH 条件下的生长动态、代谢基因表达变化。研究发现其通过多种机制维持 pH 稳态,该成果为优化生物修复和厌氧消化过程提供了关键依据。
来源: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3.9
时间:2025-03-27
综述:电子传递链的创新驱动古菌甲烷代谢
该综述聚焦产甲烷古菌电子传递链(ETC),阐述其在甲烷代谢中的创新、功能及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11.6
时间:2025-03-26
碱性自养条件下铁循环微生物引发的钢丝厌氧腐蚀研究及其对核废料处置的影响
本文聚焦微生物诱导腐蚀(MIC),以 Geoalkalibacter ferrihydriticus 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在 pH 9.5 厌氧自养条件下可利用钢丝中 Fe<sup>0</sup>,引发钢丝腐蚀并产 H<sub>2</sub>。该研究揭示了碱性厌氧环境下 MIC 的新机制,对核废料处置等领域意义重大。
来源: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3.9
时间:2025-03-26
微生物驱动的腐蚀:模拟海上油田环境揭示生物膜奥秘
本文利用新型双厌氧生物膜反应器,研究海上油田系统生物膜,助力工业腐蚀防治。
来源: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3.9
时间:2025-03-21
温度与外源细菌源如何影响牡蛎在缺氧环境下的死亡率?这项研究有新发现!
为探究缺氧环境下牡蛎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开展相关实验,发现温度、外源细菌源等对牡蛎死亡率有显著影响,为预测牡蛎死亡提供依据。
来源:Marine Biology 2.1
时间:2025-03-18
综述:生物膜 - 金属界面:微生物腐蚀的热点区域
这篇综述聚焦生物膜在微生物腐蚀(MIC)中的关键作用,探讨其形成、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及对腐蚀的影响。
来源: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7.9
时间:2025-03-14
解析海洋沉积物 “功臣”:脱硫杆菌科的代谢奥秘
为探究脱硫杆菌科(Desulfobacteraceae)在海洋碳 / 硫循环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开展多组学分析,揭示其代谢机制,意义重大。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10
加利福尼亚州索尔顿海微生物群落的奥秘:硫循环与生态健康的纽带
为探究索尔顿海微生物群落,研究人员分析样本,发现其硫循环特征及与生态的关系,意义重大。
来源:BMC Microbiology 4.0
时间:2025-03-07
探秘 “Ca. Methanoperedens”:淡水生态系统甲烷减排的关键力量
研究聚焦 “Ca. Methanoperedens”,发现其代谢灵活,或为缓解甲烷排放提供新方向。
来源:TRENDS IN Microbiology 14.0
时间:2025-03-05
上海交大王寅炤课题组揭示微生物异化亚硫酸盐还原的起源和演化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王寅炤课题组在《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发表了题为“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dissimilatory sulfite reduction in prokaryot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微生物异化亚硫酸盐还原相关基因的系统发生关系和演化历史。上海交通大学本...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