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47篇有关 " 砷剂 " 的文章 第1页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栓栓塞的研究新发现:风险因素与预测模型

    为探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血栓栓塞(TE)的相关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回顾性研究,发现相关风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治疗。

    来源:Annals of Hematology 3

    时间:2025-03-08

  • 成人 T 细胞白血病 / 淋巴瘤的表观遗传治疗新进展:开启抗癌新征程

    研究人员针对成人 T 细胞白血病 / 淋巴瘤(ATLL)治疗难题,研究表观遗传治疗,发现多种药物有效但仍有挑战。

    来源:Clinical Epigenetics 4.8

    时间:2025-03-02

  • Cancer Cell:膀胱癌获得性化疗耐药的新机制 为分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9月12日,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崇教授、刘玉教授团队联合泌尿外科魏强教授团队在Cancer Cell(IF:38.585)发表研究论文Acquired semi-squamatiza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suggests differentiation as...

    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时间:2022-09-19

  • Nature子刊:纳米自噬抑制剂治疗实体瘤新进展

    细胞自噬与凋亡、衰老等都是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现象,是依赖溶酶体途径对胞质蛋白和细胞器进行降解的一种过程,在进化上具有高度保守性。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防止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也可能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

    来源:上海交大

    时间:2018-10-26

  • 陈赛娟、程天民院士获2017年度吴阶平医学奖

    2017年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终审会议9月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评审委员会主席韩启德院士主持。评委对2017年吴阶平医学奖获奖候选人的推荐材料进行了认真审阅和广泛讨论,经评委无记名投票,陈赛娟院士、程天民院士获得2017年度吴阶平医学奖。

    来源: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时间:2017-10-18

  • 2015国家科技奖:陈赛娟-白血病发病机制与治疗

    “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完成,主要完成人包括陈赛娟、陈竺、王月英、胡炯和沈杨。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1-12

  • 陈竺和张亭栋获唐氏中医药发展奖

    在12月22日举行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由于在砷制剂治疗白血病研究中的杰出贡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张亭栋获颁第六届唐氏中医药发展奖中的中药研究奖。

    来源:中国科学报

    时间:2015-12-25

  • 陈竺院士、陶生策教授PNAS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系统鉴别砷结合蛋白揭示出砷剂抑制了己糖激酶2(hexokinase-2,HK2)。这项研究发布在11月23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1-25

  • 透过基金看热点:耐药性的重点项目是什么?

    传染性疾病,可比其他任何一种原因夺去全球更多人的生命,但治疗方案却往往是失败的,因为一小部分细菌细胞能够暂时幸免于抗生素治疗而存活下来,并在体内繁衍。因此耐药性研究成为了全球许多实验室的重中之重。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9-30

  • 不论SCI,只论成就:张亭栋获2015年“求是奖”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四年前的一篇博文,在这篇题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文章中,虽然大家的关注点在于知名科学家饶毅提出值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中医药成果上,但是这两位老一辈对中国传统药物的研究应用做出极大贡献的科学家名字我们也都记住了:一位是热衷于砒霜研究的张亭栋(曾入选2011年生物通生命科学十大风云人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9-23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