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患者精子DNA损伤检测及左卡尼汀疗效评估:一项基于SCD与AI-DFI方法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男性不育症中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参数的关系展开,通过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和人工智能DNA碎片指数(AI-DFI)技术,发现弱精症和少精症患者DFI显著升高(20.30±2.85 vs 12.83±2.13,P=0.01),左卡尼汀治疗可显著改善DFI(19.63→13.18%)及精子质量(浓度、活力、形态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新依据。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2.8
时间:2025-03-29
建立辅助生殖技术后异位妊娠风险预测模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的关键作用
为解决辅助生殖技术(ART)后异位妊娠(EP)风险因素不明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ART 后 EP 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结果发现 PCOS、新鲜胚胎移植等因素与 EP 风险相关,并建立了预测模型。这有助于预测和降低 ART 后 EP 的发生。
来源: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8
时间:2025-03-29
APBB1/KAT5/GDF15通路调控人类和小鼠精原干细胞命运决定及男性生育力的机制研究
编辑推荐:男性不育中非梗阻性无精症(NOA)的治疗缺乏有效手段。南京医科大学团队发现APBB1通过结合KAT5抑制GDF15表达,调控精原干细胞(SSC)增殖与分化。该研究首次揭示APBB1缺失导致小鼠生精障碍,并在2047例NOA患者中发现4个致病突变位点,为男性不育治疗提供新靶点。
来源:Research 8.3
时间:2025-03-28
大脖子会是男性不育 “预警”?土耳其研究揭示肥胖指标与精液质量关联
肥胖与精液质量关系不明,为探究其联系,塞尔丘克大学研究人员开展关于肥胖指标(BMI、WC 等)对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肥胖在男性不育中作用重要,颈部周长(NC)等指标能预测精液质量,为男性不育研究提供新思路。
来源:Reproductive Sciences 2.6
时间:2025-03-27
发现 H3K4me3 宽域调控精子发育基因表达时序的奥秘,揭示男性生育关键机制
研究人员为构建全面的男性生殖细胞表观基因组图谱,解决精子发生研究难题,开展了男性生殖细胞发育各阶段表观基因组景观的研究。他们发现 SETD1B 建立宽域 H<sub>3</sub>K4me3 调控精子发育转录时序,这为精子发生基因调控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
来源:Cell Research 28.2
时间:2025-03-27
综述:杀虫剂与睾丸健康:损伤机制及保护性天然产物
这篇综述聚焦杀虫剂对睾丸健康的影响,详细探讨其损伤睾丸的多种机制,如氧化应激、内分泌干扰等,同时介绍了具有保护作用的天然产物,为深入研究杀虫剂危害及防护提供了全面视角,值得一读。
来源: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 3.1
时间:2025-03-27
<40 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的生育新策略:IUI+OS 联合 IVF 疗效更佳
为探究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 IUI+OS 联合 IVF 临床妊娠率更高,为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Reproductive Sciences 2.6
时间:2025-03-26
男性生殖系 DNA 甲基化模式编程:解锁生育与遗传信息奥秘
为探究男性生殖系 DNA 甲基化模式,研究人员对不育男性生殖细胞展开研究,发现特定 TEs 甲基化异常,为不育研究提供新方向。
来源:BIOspektrum
时间:2025-03-26
评估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抗氧化剂、FSH 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对精子 DNA 碎片化的疗效: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为解决改善精子 DNA 碎片化(SDF)的干预措施效果问题,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最有效,其他干预效果存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5
上海交大张延团队在复杂样品O-糖蛋白组分析取得突破: 系统揭示小鼠精子成熟O-糖蛋白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功能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张延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characterization of mouse testis O-glycoproteome landscape during spermato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建立复杂样品中O-糖蛋白组深度解析技术,绘制了首个哺乳动物睾丸组织精子成熟过程的动态O-糖蛋白质图谱,为...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