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122806篇有关 " 生物 PET 分期 " 的文章 第1页
  • 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mRNA的ac4C修饰失调:揭示蛋白质表达异常的新机制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干预难题,通过多组学分析揭示5xFAD小鼠海马区ac4C mRNA修饰异常与蛋白质表达失调的关联。研究发现3月龄AD模型鼠中GRIN1、MAP2等突触关键蛋白的ac4C修饰减少导致翻译效率降低,首次阐明RNA乙酰化修饰在AD早期病理中的调控作用,为AD早期诊断提供新靶点。

    来源:Cell & Bioscience

    时间:2025-04-14

  • 揭秘荷斯坦 × 安格斯杂交牛胃肠道微生物组:宰前过程如何影响?关乎食品安全与肉质提升

    这篇研究聚焦荷斯坦 × 安格斯杂交牛,发现宰前过程(如运输、禁食等)会显著影响其胃肠道(GIT)微生物组,导致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改变,还关联炎症与潜在病原体。研究为改善食品安全和肉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值得关注。

    来源: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时间:2025-04-14

  • 创新方法量化与分离登革热病毒包膜蛋白表位特异性抗体:深入解析免疫保护机制

    本文推荐一种新型多重微球免疫检测法(MIA),通过生物素化重组蛋白(EDIII/sE/sE-dimer)偶联磁珠,实现登革病毒(DENV)E蛋白表位特异性抗体(抗EDIII/FL/sE-dimer)的高灵敏度定量与分离。该技术突破传统ELISA局限,为解析抗体依赖性增强(ADE)与中和作用的表位基础提供关键工具,对疫苗研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来源:mSphere

    时间:2025-04-14

  • 氨基酸残基决定阪崎克罗诺杆菌噬菌体宿主特异性:解锁噬菌体精准防控新密码

    本文聚焦阪崎克罗诺杆菌(<span data-custom-copy-text="Cronobacter sakazakii"><span><span aria-hidden="true"><span><span style="height:0.6944em;"></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07153em;">C</span><span>ro</span><span>n</span><span>o</span><span>ba</span><span>c</span><span>t</span><span>ers</span><span>aka</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04398em;">z</span><span>akii</span></span></span></span></span>)噬菌体,从污水中分离出 CRES7 和 CRES9 两种噬菌体。研究发现,其尾纤维基因两个核苷酸差异导致氨基酸变化,影响宿主范围、吸附率和裂解量。该成果为噬菌体生物防控策略开发提供关键依据。

    来源:Journal of Virology

    时间:2025-04-14

  • 评估抗微生物管理策略在念珠菌血症中的应用:基于新型结局期望分级(DOOR)分析比较血培养与T2Candida诊断方法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结局期望分级(DOOR)分析方法,对比了基于T2Candida快速诊断(3-5小时检出)与传统血培养(2-3天)的抗微生物管理策略(ASP)在ICU念珠菌血症患者中的效果。研究发现T2Candida/ASP组中位诊断时间显著缩短(7 vs 45.5小时,P<0.001),定向抗真菌治疗启动更快(6 vs 49小时),且经IPTW校正后患者获得更好整体结局的概率达58%(95%CI:50.4-65.2%)。该研究为优化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循证依据。

    来源: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时间:2025-04-14

  • 解析革兰氏阴性菌自然转化重组奥秘:DprA 与 ComM 的协同作用

    为探究自然转化(NT)中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以幽门螺杆菌(<i>Helicobacter pylori</i> )和霍乱弧菌(<i>Vibrio cholerae</i> )为模型展开研究。发现 DprA 与 ComM 直接相互作用,该作用对招募 ComM 至重组位点促进分支迁移至关重要,推进了对 NT 重组的理解。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时间:2025-04-14

  • 靶向 RBM39 的小分子降解剂 indisulam: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新希望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治疗缺乏个性化方案,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RBM39 抑制剂 indisulam 治疗 AMKL 的研究。结果发现 indisulam 能抑制 AMKL 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该研究为 AMKL 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Cell & Bioscience

    时间:2025-04-14

  • 濒危植物水薄荷(Pogostemon yatabeanus)茎尖超低温保存中氨基酸动态变化研究及其意义

    为解决濒危植物<em>Pogostemon yatabeanus</em>种子保存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其茎尖玻璃化法(DV)超低温保存中 17 种氨基酸(AA)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AA 代谢在茎尖应对渗透压、冷冻胁迫及再生中至关重要。该研究为植物超低温保存提供新见解。

    来源:Cryobiology

    时间:2025-04-14

  • 印尼龙目岛鸡与人中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的基因组特征研究:揭示耐药菌传播奥秘与公共卫生风险

    本文通过对印尼龙目岛鸡、养鸡农民和非农民的 200 株大肠杆菌(<em>E. coli</em>)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大肠杆菌(ESBL-Ec)在当地人和鸡中广泛存在,揭示了其传播特征及潜在风险,为防控耐药菌传播提供关键依据。

    来源: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时间:2025-04-14

  • METTL3缺失通过建立内源性抗病毒状态抑制胰腺癌细胞中水疱性口炎病毒的复制

    本研究揭示了METTL3(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细胞中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复制的调控机制。作者发现METTL3缺失通过RIG-I依赖性途径诱导细胞建立内源性抗病毒状态,VSV-ΔM51的复制,这一过程涉及III型干扰素(IFN-λ)分泌及STAT1/IRF7/IRF9信号通路的激活。该研究为优化溶瘤病毒(OV)疗法提供了新靶点,同时揭示了m<sup>6</sup>A修饰与抗病毒免疫的复杂互作关系。

    来源:Journal of Virology

    时间:2025-04-14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