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体的人类结肠模型揭示病原体定植抵抗机制
本期推荐:波士顿大学团队通过构建结肠上皮智能体模型,首次在计算生物学层面揭示了膳食纤维摄入如何通过调控粘液层厚度和菌群空间分布增强对肠道病原体(如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定植抵抗(colonization resistance)。该模型成功复现了BT1/BT2菌群生态位分化、氧梯度调控及粘液降解动态,为理解微生物-宿主互作提供了新范式,发表于《Biophysical Journal》。
来源:Biophysical Journal 3.4
时间:2025-03-29
双语对话数据集:融合人格与情感标注的教育领域人格识别新工具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现有对话数据集缺乏人格与情感整合标注的瓶颈,利用AutoGen多智能体框架构建中英双语对话数据集,创新性地引入Big Five人格特质与情感标注,通过12,361条语料验证了人格特质对情感表达的显著影响,为个性化教育对话系统开发提供了首个双语基准资源。
来源:Scientific Data 5.8
时间:2025-03-28
新型木霉菌乳化生物制剂防治鹰嘴豆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针对鹰嘴豆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hickpea)这一严重威胁作物产量的问题,开展了以木霉菌(Trichoderma)乳化生物制剂为主题的防治研究,结果显示其在降低枯萎病严重程度和提高鹰嘴豆产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1
1例PIEZO1基因突变相关性脱水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1型(DHS1)继发伴环状染色体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例研究
来自日本的研究团队报道了一例罕见病例:60岁女性PIEZO1基因突变(p.E2496ELE)导致的脱水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1型(DHS1)患者,后期进展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通过G显带和靶向二代测序(NGS)发现患者存在TET2基因突变(p.Y592fs、p.R1261C)、9号染色体扩增及环状染色体,提示JAK2通路可能参与MDS发生。该研究为DHS1继发血液恶性肿瘤的机制提供了新线索,并建议采用去甲基化药物治疗。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matology 1.7
时间:2025-03-17
达雷妥尤单抗四联方案为初诊可移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为探究达雷妥尤单抗(daratumumab)四联与三联诱导方案对初诊可移植多发性骨髓瘤(TE-NDMM)患者生存结局影响,研究发现四联方案显著改善 OS 和 PFS,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来源:Blood Cancer Journal 12.9
时间:2025-03-15
定量分析子痫前期大鼠胎盘分子变化:靶向超声造影结合双室模型的新突破
研究人员运用靶向超声造影(T-CEUS)及双室模型(BCM)研究子痫前期(PE)大鼠胎盘,发现 RUPP 组胎盘 K<sub>b</sub>值降低,该方法有助于 PE 早期检测。
来源:Molecular Imaging and Biology 3.0
时间:2025-03-15
多智能体对话大模型显著提升疾病诊断能力
研究人员针对大语言模型(LLMs)在复杂医疗场景的问题,开发多智能体对话(MAC)框架,其诊断能力更强,意义重大。
来源:npj Digital Medicine 12.4
时间:2025-03-14
水生拉恩菌和东方木霉协同防治菜豆细菌性疫病的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为防治菜豆细菌性疫病(BCB),研究水生拉恩菌(Ra)和东方木霉(TO),发现二者组合可有效控病,意义重大。
来源:Egyptian Journal of Biological Pest Control 2.1
时间:2025-03-08
维奈托克联合低甲基化药物治疗老年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与他格司亭疗效相当的新选择
研究人员对比 VEN + HMA 与他格司亭治疗老年 BPDCN 患者的生存结局,发现二者相当,VEN + HMA 或成新选择。
来源:Annals of Hematology 3
时间:2025-03-08
抗菌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新希望
为解决植物病虫害防治难题,研究人员探究抗菌肽(AMPs)应用,发现其潜力巨大,有望变革农业。
来源:Discover Plants
时间:2025-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