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1215篇有关 " 生物系统 " 的文章 第1页
  • 可兴奋动力学简化神经连接组:揭示加权与二元网络在脑功能中的等效性机制

    本研究发现可兴奋系统(如神经元网络)通过内在阈值机制,能将加权结构连接转化为等效的二元网络,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通过SER(易感-兴奋-不应期)模型和FitzHugh-Nagumo(FHN)模型验证,该机制在人类脑连接组数据中重现功能连接(FC)模式,并在人工神经网络(ANN)中实现参数精简。这一理论为复杂网络分析提供了高效简化框架,同时揭示了神经活动主要由强连接主导的生物学原则。

    来源: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7.9

    时间:2025-04-01

  • 探索老年人生物衰老新标记:生物电阻抗分析与认知功能的联合研究

    为解决传统年龄指标无法准确反映人体健康衰老状况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以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和首尔神经心理筛查量表(SNSB)为手段探索老年人生物年龄(BA)标记的研究。结果发现 BIA 和 SNSB 相关指标能更好区分健康与患病群体,为评估衰老提供新视角<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iuhv5o3" data-popupid="iuhv5o3">1</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jf1klb0" data-popupid="jf1klb0">2</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k6kalyd" data-popupid="k6kalyd">13</span></span>。

    来源:Biogerontology 4.4

    时间:2025-04-01

  • 综述:质谱在罕见病研究与诊断中的应用

    这篇综述聚焦质谱(MS)技术在罕见病研究与诊断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其在疾病基因发现、诊断辅助、疾病监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还探讨了临床转化面临的挑战,为深入了解质谱技术在罕见病领域的价值提供了全面视角。

    来源:npj Genomic Medicine 4.7

    时间:2025-04-01

  • 食源性病原体空肠弯曲菌的翻译组学图谱揭示小型蛋白质组普查及其生理意义

    编辑推荐:针对细菌小型蛋白质(≤50-100 aa)编码景观注释不足的问题,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团队通过整合Ribo-seq(核糖体测序)、TIS(翻译起始位点)和TTS(翻译终止位点)分析技术,绘制了空肠弯曲菌的高分辨率翻译组图谱,发现其小型蛋白质组规模扩大两倍,鉴定出氧化酶新组分CioY(34 aa),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为病原体适应机制和毒力研究提供新视角。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31

  • 陈·扎克伯格倡议一项新的重大挑战,以彻底改变生命科学成像研究

    陈-扎克伯格倡议(CZI)宣布了一项新的重大挑战,旨在开发突破性的成像技术,改变科学家观察、测量和理解活细胞和生物体的方式。

    来源: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时间:2025-03-31

  • 感知流梯度对自主水下导航学习的必要性研究及其深远意义

    为解决水下机器人在复杂水流环境中自主导航的难题,研究人员开展 “感知流梯度对自主水下导航学习的必要性” 主题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水下导航需感知局部流速和流梯度,且以机器人为中心的策略具有优势。这为水下机器人设计等提供指导。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9

  • 纳米载药新突破: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提升芒果苷抗乳腺癌疗效

    为解决芒果苷(Mgf)体内外疗效差异及药代动力学不佳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将 Mgf 包裹于聚乳酸 - 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MNPs)的研究。结果显示 MNPs 载药和释药良好,抗乳腺癌效果佳且无明显毒性,有望用于乳腺癌治疗。

    来源: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 3.1

    时间:2025-03-29

  • 综述:基于人源类器官研究心脏发育及心血管疾病中器官间通讯的进展

    这篇综述聚焦于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构建的类器官模型,探讨其在研究心脏与其他器官相互作用方面的进展。涵盖了 2D 共培养和 3D 类器官模型,阐述了其在器官发生、疾病建模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极具科研价值。

    来源: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6.1

    时间:2025-03-29

  • 综述:基于网络的多组学整合分析方法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一项系统综述

    这篇综述聚焦于药物发现中基于网络的多组学整合分析方法。文中对相关方法进行系统分类,探讨其在药物靶点识别、药物反应预测和药物再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并评估性能,分析挑战与未来方向,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全面参考。

    来源:BioData Mining 4

    时间:2025-03-29

  • 珠江野生鱼肠道微生物群的 “共生密码”:可变模式与演化机制

    这篇研究聚焦珠江 42 种野生鱼肠道微生物群,通过 16S rRNA 基因测序,发现鱼宿主特异性是肠道微生物群演化和多样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地理、栖息地等因素也有重要影响,还揭示了共生模式,为理解野生鱼与微生物共生关系提供新视角。

    来源:mSphere 3.7

    时间:2025-03-29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