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甲烷氧化电微生物学的当前趋势
这篇前沿综述系统梳理了电微生物学驱动的甲烷氧化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需氧甲烷氧化菌(MOB)在低氧条件下的电化学活性、厌氧甲烷氧化古菌(ANME)通过多血红素细胞色素c介导的胞外电子传递(EET)途径,以及产甲烷菌代谢可逆性假说的最新证据。文章揭示了EET途径如何重塑传统甲烷循环认知,并展望了其在环境修复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前景,为理解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微生物驱动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来源:TRENDS IN Microbiology 14.0
时间:2025-03-31
基于图像分析的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微生物还原稳健测量:开启微生物燃料电池优化新篇
本文聚焦于利用图像分析量化氧化石墨烯(GO)还原的研究。通过对比传统方法,发现图像分析在测量微生物(如 Shewanella oneidensis,S. oneidensis)对 GO 的还原时,误差更小、能揭示更多样本差异,为优化微生物燃料电池提供了更可靠的途径。
来源: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3.9
时间:2025-03-28
上海交大沈国清、陈钦程团队发文高性能生物炭负载空气阴极同步实现废水治理和能源产出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沈国清/陈钦程团队在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权威期刊Water Research(影响因子11.5,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Single-atom Fe-decorated N-doped porous carbon from waste biomass as a high-performance air-cathod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microbial fuel cells”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5-03-27
动态合成与转运吩嗪 - 1 - 羧酸:提升细胞外电子传递效率的新策略
为解决细胞外电子传递(EET)速率低限制生物电化学系统(BESs)实际应用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通过构建 PCA 生物合成途径、促进其运输及动态解耦合成与运输来提升 EET 的研究。结果使工程菌株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span data-custom-copy-text="\(2.85 \pm 0.10 ~W ~m^{-2}\)"><span><span aria-hidden="true"><span><span style="height:0.7278em;vertical-align:-0.0833em;"></span><span>2.85</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2222em;"></span><span>±</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2222em;"></span></span><span><span style="height:0.8141em;"></span><span>0.10</span><span> </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13889em;">W</span><span> </span><span><span>m</span><span><span><span><span style="height:0.8141em;"><span style="top:-3.063em;margin-right:0.05em;"><span style="height:2.7em;"></span><span><span><span>−</span><span>2</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span> ,为增强 EET 提供了有效策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6
攻克细菌遗传改造难题:靶向防御岛解锁希瓦氏菌应用潜力
本文系统研究希瓦氏菌防御岛,发现敲除相关岛屿可提升遗传操作效率,助力其生物技术应用。
来源: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3.9
时间:2025-03-22
无电池心脏起搏器的能源选择:迈向自供能心脏治疗的新视角
本研究聚焦于无电池心脏起搏器的能源选择,探讨了多种能量采集机制,包括摩擦电、压电、热电、光伏、生物燃料电池和无线能量传输,旨在解决传统起搏器电池限制问题,减少手术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未来起搏器设计提供方向。
综述:生物膜 - 金属界面:微生物腐蚀的热点区域
这篇综述聚焦生物膜在微生物腐蚀(MIC)中的关键作用,探讨其形成、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及对腐蚀的影响。
来源: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7.9
时间:2025-03-14
葡萄糖氧化酶(GOx):结构、生产与优化策略的全面解析及其应用前景
为满足多领域应用需求,研究人员对葡萄糖氧化酶(GOx)的结构、生产及优化策略展开研究,意义重大。
来源:Systems Microbi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
时间:2025-03-12
铜绿假单胞菌助力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胞苷酸生产废水,开辟环保新路径
为处理胞苷酸生产废水,研究人员将铜绿假单胞菌加入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提升降解效率,意义重大。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11
有机电化学晶体管:酶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信号放大的新钥匙
为解决微生物和酶燃料电池电流低、信号检测受限问题,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研究人员开展将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s)与酶燃料电池(EFC)或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耦合的研究,发现该方法可放大电流、提高信噪比,有助于开发生物电子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