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沈国清、陈钦程团队发文高性能生物炭负载空气阴极同步实现废水治理和能源产出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沈国清/陈钦程团队在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权威期刊Water Research(影响因子11.5,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Single-atom Fe-decorated N-doped porous carbon from waste biomass as a high-performance air-cathode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microbial fuel cells”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了...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5-03-27
甘蔗渣基生物吸附剂在填充床系统处理鱼塘废水:绿色高效新方案
为解决水产养殖废水环境安全排放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甘蔗渣衍生材料在填充床系统中修复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结果显示,改性甘蔗渣材料能有效调节废水理化参数,不同材料和接触时间效果各异。该研究为工业废水处理提供了经济绿色的新选择。
来源:Sugar Tech 1.8
时间:2025-03-26
综述:好氧堆肥中微生物固氮技术及微生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本文聚焦好氧堆肥微生物固氮技术,阐述其作用效果、机制并提研究方向,值得一读。
来源:Microbial Ecology 3.3
时间:2025-03-26
生物炭等改良剂对盐碱湿地沉水植物的奇妙 “修复魔法”—— 提升生态功能新路径
为探究改良剂对盐碱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实验,发现生物炭等可缓解盐胁迫,对湿地修复有重要意义。
来源:Aquatic Ecology 1.7
时间:2025-03-25
历史遗留效应导致 N2O 排放因子被低估:重新评估全球农田排放
为解决 IPCC 一级方法中忽视历史施肥遗留效应导致 N<sub>2</sub>O 排放因子(EFs)估算不准确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 “遗留效应导致 N<sub>2</sub>O 排放因子系统性低估” 的研究。结果显示 EFs 随时间增加,全球 EFs 和农田肥料诱导的 N<sub>2</sub>O 排放比 IPCC 估算高约 110%,强调长期实验的重要性。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2
综述:种植农产品中的微 / 纳米塑料:行为过程、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植物毒性及控制策略
该综述聚焦种植农产品中的微 / 纳米塑料(MPs/NPs),探讨其来源、危害及控制策略,为保障农产品安全提供参考。
来源: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10.6
时间:2025-03-22
哈斯鳄梨籽热解:生物油与生物炭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
本研究聚焦于哈斯鳄梨籽的热解,旨在解决鳄梨加工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处理问题。研究人员采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 (KAS) 和Ozawa-Flynn Wall (OFW) 方法估算热解活化能,并通过实验与模拟分析生物油、气体和生物炭的产率及经济可行性,为实现循环经济提供新思路。
来源:BioEnergy Research 3.1
时间:2025-03-21
干旱地区黄瓜种植新突破:亏缺灌溉与生物炭协同作用研究
为缓解水资源压力,研究人员探究亏缺灌溉(DI)和生物炭对黄瓜的影响,发现 DI 的 I2 处理优势明显,生物炭影响待明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1
缓解向日葵盐胁迫:短小芽孢杆菌与生物炭的协同作用
为缓解向日葵盐胁迫,研究人员探究短小芽孢杆菌与生物炭的作用,发现二者组合可显著缓解盐胁迫。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1
生物炭促进西洋参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率及其机制研究
为提升西洋参 AMF 定植率,研究人员探索生物炭作用机制,发现其可促菌根形成提升品质。
来源:Mycorrhiza 3.3
时间: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