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贝数归一化:区分 ATAC-seq 和 ChIP-seq 中拷贝数差异驱动的差异信号,解锁基因组分析新视角
在 ATAC-seq 和 ChIP-seq 差异分析中,拷贝数变异(CNV)常被忽视。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拷贝数归一化的研究,提出相关分析流程。结果表明该流程能分离拷贝数驱动的差异信号,在唐氏综合征研究中也有重要发现,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方法。
来源:BMC Genomics 3.5
时间:2025-03-29
Klotho 过表达:抵御 β- 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为探究 Klotho 对 β- 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神经元毒性的作用,研究人员以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为模型开展研究。结果发现,Klotho 过表达可减轻 Aβ 诱导的神经元变性和凋亡,该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Molecular Brain 3.3
时间:2025-03-29
μSonic-hand:基于声气液固相互作用的生物医学微观操控新突破
在生物医学微观操控领域,传统方法存在诸多局限,如成功率低、功能单一等。研究人员开展了 μSonic-hand(一种基于声气液固相互作用的微观操控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实现多种液体和生物样本操控,具有广泛应用潜力,为生物医学研究带来新突破。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29
综述:基于网络的多组学整合分析方法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一项系统综述
这篇综述聚焦于药物发现中基于网络的多组学整合分析方法。文中对相关方法进行系统分类,探讨其在药物靶点识别、药物反应预测和药物再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并评估性能,分析挑战与未来方向,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全面参考。
来源:BioData Mining 4
时间:2025-03-29
综述: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光学成像:指南与实践见解
本文全面综述了生物发光成像(BLI)和荧光成像(FLI)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两种成像技术的原理、优势、局限,以及在肿瘤、感染性疾病等研究中的应用和面临的挑战,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来源:Health Nanotechnology
时间:2025-03-28
综述:内皮祖细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机制与应用
这篇综述聚焦内皮祖细胞(EPCs)治疗颅内动脉瘤(IA)。阐述其在血管修复中的作用,分析相关机制及应用策略,如 “生物活性” 弹簧圈、血流导向装置联合 EPCs 疗法等,为 IA 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源: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6.1
时间:2025-03-28
综述:中国国家突变小鼠资源中心的小鼠资源
小鼠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及药物开发临床前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国家突变小鼠资源中心(NRCMM)自 2001 年启动,2019 年成为国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一员,目前由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和药明康德(Gempharmatech,GPT)共同管理。2024 年,该中心保有超 22,000 种小鼠品系,相比 2022 年的 18,500 种有显著增长。本综述主要围绕 NRCMM 的敲除全项目(Knock-Out All Project,KOAP)、免疫系统重建模型、疾病模型以及染色体替代系展开介绍。
来源:Mammalian Genome 2.7
时间:2025-03-28
可穿戴设备监测显示:年轻人睡眠不足与疫苗 / 安慰剂注射后 C 反应蛋白升高相关
睡眠不足对健康影响备受关注,但睡眠与疫苗 / 安慰剂注射引发的炎症反应关系不明。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可穿戴设备监测的睡眠时长与 C 反应蛋白(CRP)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较短的可穿戴设备监测的睡眠时长及主观评估睡眠时长与注射后 CRP 升高相关,为睡眠与炎症研究提供了新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综述:可见光解聚市售聚甲基丙烯酸酯
在聚合物材料回收愈发重要的当下,本文介绍 Anastasaki 团队在《Science》发表的成果:利用可见光低温解聚商业聚甲基丙烯酸酯实现高效化学回收。该研究为塑料废弃物处理提供新途径,值得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关注。
来源:Chem 19.1
时间:2025-03-27
Odyssey+In-Cell Western:沙眼衣原体研究效率提升10倍!
根据《In-cell western assay as a high-throughput approach for Chlamydia trachomatis qua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to antimicrobials》一文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效解决方案,结合Odyssey成像系统的精准检测能力,能够实现三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