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儿童 PFIC3:基因突变、临床特征与肝移植预后的深度解析
为解决 PFIC3(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 3 型)诊断和治疗难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研究人员开展了对儿科 PFIC3 患者临床和分子遗传特征的研究。结果发现三个新突变位点,明确肝移植对部分患者有效。该研究有助于提升对疾病的认识,改善诊疗。
来源: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3.4
时间:2025-04-09
综述: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管理:现状、机遇与挑战
这篇综述聚焦自身免疫性肝病(ALDs),涵盖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详细阐述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分析当前挑战并探讨潜在治疗方向,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Immunologic Research 3.3
时间:2025-04-09
靶向肠道法尼醇 X 受体(FXR)信号通路:基于 GLP-1 介导的肠 - 关节轴治疗骨关节炎新策略
为探究是否存在肠 - 关节轴调节骨关节炎,研究人员对两个独立队列展开研究。结果发现骨关节炎患者微生物胆汁酸代谢改变,GUDCA 水平降低。调节肠道菌群 - GUDCA - 肠道 FXR-GLP-1 - 关节通路可治疗骨关节炎,为研发相关药物奠定基础。
来源:SCIENCE 44.7
时间:2025-04-07
综述:塞拉德尔帕(Seladelpar)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中的作用: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本文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评估了塞拉德尔帕(Seladelpar)治疗 PBC 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Seladelpar 能改善关键肝功能指标,但长期安全性等仍需进一步研究,值得关注。
来源:BMC Gastroenterology 2.5
时间:2025-04-06
Science | 上海药物所合作在骨关节炎“肠-关节轴”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年4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谢岑课题组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老年骨关节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和临床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Osteoarthritis treatment via the GLP-1–mediated gut-joint axis targets intestinal FXR signaling”为题在线发表于Science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5-04-05
胆汁酸通过调节趋化素(chemerin)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药理作用研究
为解决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传统治疗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胆汁酸对 PCOS 大鼠模型影响及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部分胆汁酸可改善 PCOS 相关指标,下调 chemerin-157S 水平。该研究为 PCOS 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源:Chinese Medicine 5.3
时间:2025-04-05
熊去氧胆酸(UDCA)在卵巢癌细胞中的双面性:促进癌症进展的新发现
卵巢癌治疗手段有限,患者生存期短。研究人员开展了熊去氧胆酸(UDCA)对卵巢癌细胞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UDCA 可诱导癌细胞发生上皮 - 间质转化(EMT)等,且相关基因高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短有关。该研究为卵巢癌治疗用药提供了警示。
来源:Cell Death Discovery 6.1
时间:2025-04-04
孕期用药会影响后代生殖健康吗?研究揭示潜在风险与关键发现
为探究孕期用药对后代生殖健康影响,研究人员开展多案例研究,发现多种药物存在潜在风险,意义重大。
来源:npj Women's Health
时间:2025-03-22
综述:2023 - 2024 年的新药 —— 多药药理学
本文综述 2023 - 2024 年德国上市的多靶点药物(MTDLs),探讨多药药理学的应用与前景。
来源:Pharmacological Reports 3.6
时间:2025-03-18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后胆结石新疗法:熊去氧胆酸的疗效探秘
为探究熊去氧胆酸(UDCA)对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后胆结石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 UDCA 有效,意义重大。
来源: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 2.1
时间: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