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方晓峰课题组揭示相分离和相变介导热胁迫下光合作用效率下降的机制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高温环境严重威胁农作物产量,热胁迫能够通过抑制光合作用效率阻碍植物生长并降低作物产量,然而其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另一方面,在高等植物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存在大量的编辑位点,异常的RNA编辑可导致植物发育缺陷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失调。RNA编辑对叶绿体中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调控至关重要,而热胁迫则显著抑制这一过程。那么热胁迫是如何调控RNA编辑过程的?热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否能够通过对RNA编辑...
水稻 OsPEX1在温度胁迫响应中的关键作用研究
研究人员探究水稻 OsPEX<sub>1</sub>在温度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发现其影响根生长和相关通路,意义重大。
来源: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PCTOC) 2.3
时间:2025-03-22
木豆 REM 基因家族的深度解析 —— 揭示 CcREM1 和 CcREM6 基因在热胁迫响应中的关键作用
为解决木豆应对热胁迫及产量提升问题,河南大学研究人员开展木豆 REM 基因研究。鉴定出 17 个基因,发现其参与热胁迫响应。该研究为培育耐热木豆品种提供依据,极具科研价值,推荐关注。
来源:BMC Plant Biology 4.3
时间:2025-02-16
Science Advances:四川大学张大伟团队与西南科技大学合作揭示HSFA1整合光温信号调节植物热形态建成...
近日,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及西班牙莱里达大学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The heat response regulators HSFA1s promote Arabidopsis thermomorphogenesis via stabilizing PIF4 during the day”的研究论文,解析了热激响应核心调控因子HSFA1s家族成员整合光温信号调节植物白天热形态建成的分子机制
来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11-07
Nature Communications: 王婧/毛康珊/刘建全课题组合作揭示林木树种环境适应性遗传机制和未来气候变...
2022年11月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婧教授、毛康珊教授和刘建全教授课题组合作的题为"Genomic insights into local adaptation and future climate-induced vulnerability of a keystone forest tree in East Asia"的研究论文
来源: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11-10
昆明植物所在重要油料作物蓖麻耐热机制方面取得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以“ Integrated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reveals triacylglycerol accumulation in castor bean seedlings under heat stress ”为题发表在 SCI 期刊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2-03-04
北生所973项目最新文章解析DNA甲基化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DN2 and Its Paralogs Form a Complex Required for RNA-Directed DNA Methylation”的文章,报道了拟南芥RNA介导DNA甲基化途径中的一个蛋白复合体和它作用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PLoS Genetic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