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688篇有关 " 热指数 (HI) " 的文章 第1页
  • DconnLoop: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深度学习模型,精准预测染色质环

    为解决当前染色质环检测方法依赖单源数据,难以捕捉其多样特征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 “DconnLoop:基于多源数据整合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染色质环” 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在精度和召回率上优于现有方法,为研究染色质环及相关疾病机制提供新途径。

    来源:BMC Bioinformatics 2.9

    时间:2025-04-03

  • 解析紫茎泽兰染色体水平基因组:解锁入侵机制,探寻防控新径

    为解决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入侵机制因缺乏基因组数据受限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其基因组相关研究。通过多种测序技术,成功组装出其染色体水平基因组。该成果为研究其进化动态和入侵适应性提供宝贵资源<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ozrfeez" data-popupid="ozrfeez">1</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i8wectn" data-popupid="i8wectn">2</span></span>。

    来源:Scientific Data 5.8

    时间:2025-04-03

  • 基因组洞察与圈养繁殖的保护潜力:扬子鳄的案例研究

    为解决濒危物种扬子鳄基因组相关问题及制定保护策略,研究人员开展了对扬子鳄基因组的研究。通过对 244 个个体测序分析,发现圈养种群杂合度更高、近交系数更低等结果。该研究为扬子鳄的保护和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组资源。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4-03

  • 揭秘 FoxP3:在微卫星上构建超稳定多功能聚合体,重塑免疫调控新格局

    本文聚焦 FoxP3 与微卫星的相互作用,通过冷冻电镜和单分子分析发现,FoxP3 能识别多种 TnG 重复微卫星,形成不同超分子组装体,且其多聚体超稳定。核小体可促进其组装,该研究为理解转录调控和相关疾病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来源:Molecular Cell 14.5

    时间:2025-04-03

  • 火龙果染色体水平单倍型解析基因组组装与注释:解锁遗传密码,推动产业发展

    为解决火龙果生物学背景认知局限、现有基因组组装和注释有待提升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火龙果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研究。利用多种测序技术,得到高质量单倍体分辨率基因组,发现众多相关基因。这为火龙果遗传改良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来源:Scientific Data 5.8

    时间:2025-04-02

  • 染色体水平的多异瓢虫基因组组装:解锁生物防治与进化奥秘的关键密码

    为解决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基因组资源稀缺,限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生物防治潜力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多异瓢虫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组装研究。结果获得高质量基因组,这将助力深入了解其进化生物学,提升在害虫管理中的效用,推动瓢虫基因组学研究。

    来源:Scientific Data 5.8

    时间:2025-04-02

  • 构建长麦穗鱼染色体级基因组,解锁遗传密码助力物种保护

    为解决长麦穗鱼(<em>Pseudorasbora elongata</em>)因缺乏染色体级参考基因组而阻碍其种群遗传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长麦穗鱼染色体级基因组组装与注释的研究。通过多种技术得到 1.4 Gb 的基因组,该研究为其遗传学等研究提供基础,助力遗传保护策略的制定。

    来源:Scientific Data 5.8

    时间:2025-04-02

  • 工程化细胞外囊泡载 miR-100-5p 拮抗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新希望

    为解决缺氧缺血(HI)性脑损伤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miR-100-5p 在 HI 脑损伤中作用及治疗潜力的研究。结果发现抑制 miR-100-5p 可减轻脑损伤,工程化细胞外囊泡(EVs)能靶向递送拮抗剂,该研究为 HI 脑损伤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Neuroscience Bulletin 5.9

    时间:2025-04-02

  • 抑制 EED 介导的组蛋白甲基化:缓解神经炎症的新策略

    为探究靶向 H<sub>3</sub>K27me<sub>3</sub>治疗神经炎症的效果,浙江大学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EED 抑制剂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EED 抑制剂可抑制树突状细胞(DC)迁移、缓解炎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提供新方向。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

    来源: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9.3

    时间:2025-04-02

  • 基因组与表观遗传学驱动浮萍三倍体杂交与克隆繁殖的分子机制解析

    本刊推荐:这项研究通过染色体级组装揭示了浮萍科(Lemnaceae)植物独特的基因组与表观遗传特征。研究发现RNA干扰(RNAi)相关基因(如Argonaute)的缺失可能解除了三倍体阻滞(triploid block),而表观遗传定义的着丝粒(CENH3)在杂交种中保持亲本序列。研究还发现浮萍属的分化与中始新世"Azolla事件"时期水生植物调控大气CO<sub>2</sub>的过程同步。这些发现为理解植物多倍化机制和生物技术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来源:Current Biology 8.1

    时间:2025-04-02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