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 患者身体扫描练习意愿与偏好评估:为新疗法开辟道路
当前 ADHD 治疗存在局限,药物有副作用且依从性低。研究人员开展 “Assessing willingness and preference for body scan practices in ADHD” 的研究,发现多数患者愿尝试身体扫描练习,偏好专业课程和每周 1 - 2 次练习。该结果为干预措施开发和研究设计提供依据。
来源:BMC Complementary Medicine and Therapies 3.3
时间:2025-03-30
综述:高强度运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工作记忆和抑制控制的影响: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这篇综述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系统分析,探讨了高强度运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工作记忆和抑制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强度运动能有效提升 ADHD 儿童的工作记忆、认知和运动能力,亚极量强度运动还可改善抑制控制,为 ADHD 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3.2
时间:2025-03-29
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认知障碍与生活质量的深度剖析:患病率及关联研究
为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及其与生活质量(QoL)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展了此项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SLE 患者认知障碍患病率为 57.8%,但有无认知障碍的患者 QoL 无显著差异。该研究为 SLE 患者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BMC Rheumatology 2.1
时间:2025-03-29
达瑞雷生治疗成人慢性失眠障碍的成本效益分析:为临床决策和资源分配提供关键依据
为探究达瑞雷生(Daridorexant)治疗成人慢性失眠障碍的成本效益,研究人员整合临床试验数据和调查数据开展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达瑞雷生在治疗首年成本效益良好,长期使用成本效益更佳,这为失眠治疗的资源分配和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PharmacoEconomics - Open 2.0
时间:2025-03-29
中国牙医职业健康与工作场所暴力现状调查:行动呼吁
为探究中国牙医职业健康状况及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情况,研究人员对 1109 名中国牙医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牙医存在多种职业健康问题且暴力频发。该研究为牙医及相关机构提供建议,对改善牙医工作环境意义重大。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3.5
时间:2025-03-29
大脑不对称性与神经发育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及遗传力关联研究:解锁大脑奥秘的新视角
为探究大脑不对称性与注意力不集中及其遗传力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ABCD)和人类连接组计划(HCP)队列数据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大脑不对称模式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且与注意力不集中和认知表现相关。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大脑发育机制。
来源: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5.8
时间:2025-03-28
肠道微生物组、炎症标志物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症状的关联研究:为 ADHD 治疗带来新曙光?
为探究肠道微生物组、炎症与心理健康症状的关系,研究人员以丹麦 COPSAC<sub>2000</sub>出生队列中的 411 名 18 岁青少年为对象展开研究。结果发现男性 ADHD 症状与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餐后炎症相关,这为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综述:褪黑素干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全生命周期中的睡眠及行为调节
这篇综述聚焦自闭症谱系障碍(ASD)。ASD 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褪黑素作为调节昼夜节律的关键物质,在改善睡眠、影响行为、神经保护等方面有潜力,还可能与其他疗法协同,为 ASD 个性化治疗提供新方向。文章发表在《Molecular Neurobiology》
来源:Molecular Neurobiology 4.6
时间:2025-03-27
个性化小脑损伤:预测脑干肿瘤患儿行为障碍的新视角
为探究脑干肿瘤导致的小脑损伤模式及其与行为障碍的关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对 147 例脑干肿瘤患儿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小脑损伤与行为障碍相关,该研究为理解脑干肿瘤患者行为障碍机制提供依据,助力临床干预。
来源:Communications Medicine 5.4
时间:2025-03-27
睡眠剥夺下前额叶皮质Slc1a2异位表达通过调控谷氨酸/GABA-谷氨酰胺循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睡眠不足严重影响认知功能,但其神经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测序发现睡眠剥夺(SD)导致前额叶皮质(PFC)中星形胶质细胞(ACs)Slc1a2表达下调,破坏谷氨酸(Glu)/GABA-谷氨酰胺循环。通过AAV病毒介导Slc1a2在PFC的异位表达,结合<sup>13</sup>C-NMR代谢分析和电生理记录,证实其可恢复AC-神经元通讯,改善SD诱导的认知缺陷。该研究为睡眠障碍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发表于《BMC Biology》。
来源:BMC Biology 4.4
时间: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