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农业助力集约水稻种植系统扭转氮负平衡,提升土壤氮素水平
为解决东印度恒河平原水稻种植系统氮素流失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保护性农业(CA)对氮平衡影响的研究,发现 CA 可改善土壤氮状况,意义重大。
来源: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4
时间:2025-03-06
甘薯转化酶基因大揭秘:氮素与种植密度协同调控的关键密码
研究人员为探究氮(N)水平和种植密度(PD)对甘薯转化酶(INV)基因表达影响,鉴定出 22 个 IbINV 基因,发现合理调控 N 和 PD 可促进甘薯生长,为优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来源:BMC Plant Biology 4.3
时间:2025-03-05
在干旱地区,间作绿肥能否成为提升玉米水分生产力的 “利器”?
为解决干旱地区农业用水问题,研究人员开展玉米间作绿肥研究,发现可提升玉米 WP,意义重大。
来源: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5.9
时间:2025-02-28
南京土壤所在“稻田土壤氮保留和氮损失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方面取...
以上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上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时间:2024-10-09
生命科学学院王忆平课题组在创建稳定高效联合固氮系统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研究提出一个联合固氮菌双重生活方式的昼夜转换模型,在白天(30℃),联合固氮菌固定的氮素用于自身生长恢复和增殖;在夜间(23℃),联合固氮菌固定的氮素外泌到体外为谷物所吸收,促进谷物的生长,对维持联合固氮菌株的活力和可持续性氮素的供应有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有很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新疆生地所在荒漠灌木群落生产力水氮调节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相关研究成果以“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the sensitivity of desert shrub community productivity to precipitation in Central Asia”为题发表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2-07-26
生态所陈欣-唐建军实验室在eLife上发表稻-"鱼"共生系统的论文
2022 年 2 月 22 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陈欣 - 唐建军 实 验室在 eLife 发表了题为 " Using aquatic animals as partners to increase yield and maintain soil nitrogen in the paddy ecosystems" 的研究论文 (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73869 )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3-05
生态所陈欣-唐建军实验室在eLife上发表稻-"鱼"共生系统的论文
2022 年 2 月 22 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陈欣 - 唐建军实 验室在 eLife 发表了题为 " Using aquatic animals as partners to increase yield and maintain soil nitrogen in the paddy ecosystems" 的研究论文 (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73869 )
来源: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02-23
科研工具中的神仙“CP”:登完Nature,又上Science封面
2020年2月7日,华大DNBSEQ 平台迎来喜讯!该平台RNA-Seq与ChIP-Seq组合方案助力傅向东课题组科研成果登上Science 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