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提高谷类作物氮素利用效率(NUE)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谷类作物 NUE 相关研究,探讨影响因素、提升策略及技术应用,强调综合研究的重要性。
来源: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 3.4
时间:2025-03-22
建模激素串扰:解锁拟南芥根发育的奥秘
为探究激素在拟南芥根发育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建模激素串扰,揭示新机制,助力理解根生长。
来源:TRENDS IN Plant Science 17.3
时间:2025-03-13
DA-6 和 MC 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作用:为大豆高产栽培提供新方向
研究人员探究 DA-6 和 MC 对大豆生长、生理及产量的影响,发现二者作用不同且有适宜浓度,为大豆种植提供指导。
来源:BMC Plant Biology 4.3
时间:2025-03-11
丛枝菌根真菌与长枝木霉协同抵御野豌豆叶斑病的奥秘
为解决野豌豆叶斑病防治问题,兰州大学研究人员研究 AMF 和长枝木霉对野豌豆的影响,发现二者可抗病,为生物防治提供策略。
来源:BMC Microbiology 4.0
时间:2025-02-26
OsWRKY23基因的自然变异导致籼稻和粳稻硝酸盐利用效率的差异
籼稻和粳稻硝酸盐利用效率差异受 OsWRKY23 自然变异驱动摘要:在水稻的两个主要亚种中,籼稻品种通常比粳稻品种表现出更高的硝酸盐()吸收和氮(N)利用效率(NUE)。将籼稻中高效的利用等位基因导入粳稻,不仅可以提高粳稻的 NUE,还有助于揭示代谢的未知调控因子。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鉴定出 OsWRKY23 是籼稻和粳稻硝酸盐吸收和 NUE 差异的关键调控因子。籼稻的等位基因对生长素积累负调控因子 DULL NITROGEN RESPONSE1(DNR1)的转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07
高度可拉伸电子产品的仿生界面工程
从柔性基板到可拉伸基板的转变受到界面行为挑战的限制。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一种具有柔性机械联锁机制的界面设计,该设计能够适应柔性电子设备的物理变形。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05
共生关系加速真菌物种分化——昆明植物所在鹅膏科多样化历史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研究成果以 The evolution of ectomycorrhizal symbiosis and host-plant switches are the main drivers for diversification of Amanitaceae (Agaricales,Basidiomycota) 为题发表在 BMC Biology 上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时间:2024-10-13
伯克利实验室研究人员推进人工智能驱动的植物根系分析
作为提高农业产量和开发适应气候变化作物的研究的一部分,伯克利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引入了RhizoNet,这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来改变我们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研究植物根系和根系行为的计算工具。6月5日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他们创新的深度学习方法,结合了一种独特的水培设备,可以促进植物的原位成像。
Nature Genetics:分析9000多个品种,发现玉米的根有很大的不同
玉米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条件下成功生长。由波恩大学领导的一项国际研究现在已经证明了植物根系的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中分析了9000多个品种,并能够证明它们的根有很大的不同——这取决于每个品种种植的地方有多干燥。他们还发现了一种重要的基因,这种基因在植物的适应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基因可能是培育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的玉米品种的关键。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著名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蔗糖分子传递的光控制着植物根系的生长
弗莱堡研究团队展示了吸收光的数量信息是如何从叶片传递到根系的。光合作用蔗糖不仅为根系提供碳水化合物,还作为依赖光的根系结构的信号发射器,根系的发育与茎部的光合作用性能直接相关。
来源:Current Biology
时间: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