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蛋白酶体核心颗粒变构调节的结构基础:解锁抗结核新疗法的关键
为探究结核分枝杆菌(Mtb)蛋白酶体系统机制并开发结核病治疗策略,研究人员对 Mtb 20S 核心颗粒(CP)开展研究。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其存在自抑制构象,明确了变构调节通路。这为开发靶向变构的抗结核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02
细菌蛋白酶体激活因子Bpa不对称结合底物的结构机制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应激调控中的作用
编辑推荐:本研究通过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结核分枝杆菌蛋白酶体激活因子Bpa与天然底物HspR的复合物结构(4.1Å),揭示了Bpa通过不对称结合方式招募底物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发现Bpa通过其螺旋H4延伸段的H131、F138和R145残基与HspR的DNA结合域相互作用,并证实这些位点突变会显著抑制底物降解。该研究为理解细菌ATP非依赖型蛋白酶体降解系统的底物识别提供了结构基础,对开发针对结核病等病原体的新型抗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9
HP1BP3:一种受伴侣蛋白调控的新型连接组蛋白变体,解锁染色质结构调控新奥秘
在探究连接组蛋白功能的进程中,研究人员针对 HP1BP3 展开研究。通过多种实验,发现 HP1BP3 可作为连接组蛋白变体,其染色质结合偏好受 NPM1 和 TAF-I 调控。这一成果有助于理解连接组蛋白变体调控染色质结构的机制。
来源:Epigenetics & Chromatin 4.2
时间:2025-03-28
靶向降解 CDK9:打破 MYC 调控网络,开启癌症治疗新希望
本文聚焦 CDK9 与 MYC 调控网络在癌症中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开发出选择性 CDK9 PROTAC 降解剂(KI-CDK9d-32),发现其能快速下调 MYC,避免传统抑制 CDK9 导致的补偿性增加,还可破坏核仁稳态。这为 CDK9 靶向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策略。
来源:Cell Chemical Biology
时间:2025-03-28
1. 催化五联体机制:蛋白酶体及相关酶的关键奥秘与疾病关联
2. 为探究蛋白酶体等 N - 末端亲核酶的催化机制,哈佛医学院等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其催化五联体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蛋白酶体利用独特的催化五联体机制,类似机制在其他酶中也存在,且相关突变与人类蛋白酶体病有关。该研究为理解酶功能和疾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7
综述:乙肝表面抗原:肝细胞癌的致癌机制及临床意义
这篇综述聚焦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肝细胞癌(HCC)。详细阐述了 HBsAg 在 HCC 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其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还介绍了相关治疗药物,为 HCC 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来源: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9.4
时间:2025-03-27
激活 20S 蛋白酶体核心颗粒可预防脑缺血中神经元死亡
为探究脑缺血中蛋白酶体变化及影响,研究人员用体外缺血模型研究,发现激活蛋白酶体可防神经元死亡。
来源:Apoptosis 6.1
时间:2025-03-18
乙肝病毒核心颗粒组装与 DNA 复制调控机制新发现:膜与前核心蛋白的关键作用
本文揭示乙肝病毒(HBV)核心颗粒在不同亚细胞区室的特征,以及膜和前核心蛋白对其组装和 DNA 复制的调控作用。
来源:mBio 5.1
时间:2025-03-06
探秘珊瑚白化与复苏:Acropora aspera 的脂质组学与生理变化揭秘海洋生存密码
为探究珊瑚对热应激的响应及适应机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研究人员对 Acropora aspera 珊瑚展开研究。发现其在白化和恢复过程中有生理及脂质组学变化。该研究有助于理解珊瑚生存策略,对保护珊瑚礁意义重大,值得科研读者一读。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2-19
重大突破!植物细胞外蛋白酶体于质外体积累并参与 MAMP 触发的病原体防御新机制解析
为探究植物质外体(APF)的组成与功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展 APF 中蛋白酶体相关研究。他们发现 APF 含功能性外蛋白酶体,参与 MAMP 触发的病原体防御。该成果为理解植物免疫提供新视角,值得科研人员阅读。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