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61640篇有关 " 机制 " 的文章 第1页
  • 陈槐团队揭示泥炭藓在冷浸田中种植对土壤碳汇增强的调控机制

    图 1泥炭藓种植通过调节微生物功能和缓解磷限制增强了土壤碳固存概念图 上述研究结果于2025年3月以“Sphagnum cultivation enhances soil carbon stock by alleviating microbial phosphorus limitation”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一区TOP期刊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上

    来源: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5-03-29

  • 重大发现:ATP8B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关键作用揭秘

    为探究动脉粥样硬化潜在分子机制,研究人员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开展研究。发现 ATP<sub>8</sub>B<sub>2</sub>在患者斑块组织和循环巨噬细胞中显著下调,其表达下调会抑制自噬通量和 ox-LDL 降解,还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为该病研究提供新方向。

    来源: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1.8

    时间:2025-03-29

  • 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发现:基于虚拟筛选、分子对接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抗流感药物研究

    为解决流感病毒(NA)耐药性问题,研究人员通过结构虚拟筛选从160万化合物库中鉴定出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E570–1769。该化合物与NA结合能为-10.3 kcal/mol,对野生型和H274Y突变型NA的IC<sub>50</sub>分别为72.6 μM和229 μM,ADME/T性质优良,虽活性低于奥司他韦,但其新颖结构为抗流感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1.8

    时间:2025-03-29

  • 微波辅助合成三苯胺基苯基喹唑啉:光物理及荧光开关行为的探索与生命科学应用意义

    为探究刺激响应性荧光材料在传感应用中的潜力,研究人员开展了基于三苯胺核心的单(P1)、双(P2)、三(P3)喹唑啉的微波辅助合成及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探针在固液状态下有荧光特性、酸碱溶液中可逆切换,对 TFA 和 TEA 敏感,P1 更稳定。该研究为传感应用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6

    时间:2025-03-29

  • 新型荧光嘧啶 - 氯百里酚杂化物作为强效抗菌剂的合成、计算、DFT 计算、光物理及对接研究:开拓光电子与抗菌新领域

    为解决抗菌药物及荧光探针相关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新型功能化 4 - ((6 - 氯 - 2 - (三氟甲基) 嘧啶 - 4 - 基) 氨基)-2 - 异丙基 - 5 - 甲基苯酚(CTPP)分子的合成研究。结果显示其抗菌活性超对照药物,且具良好非线性光学(NLO)特性,有望用于光电子产业。

    来源: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6

    时间:2025-03-29

  • 基于荧光标记适配体探针与核酸外切酶I信号放大的维生素D灵敏快速检测新方法

    本研究针对维生素D<sub>3</sub>检测需求,开发了一种以富勒烯为猝灭剂、适配体为识别元件的荧光传感器。通过π-π堆叠和氢键作用,5′6-FAM标记的适配体吸附于富勒烯表面导致荧光猝灭(FRET效应),而维生素D<sub>3</sub>结合触发适配体发夹结构解离,实现荧光恢复。结合核酸外切酶I信号放大,检测限达50 nM,线性范围0-600 nM,回收率88.4%-96.3%,重复性3.27%,稳定性90%。该研究为维生素D检测提供了高灵敏、操作简便的新策略。

    来源: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6

    时间:2025-03-29

  • 新型喹啉 - 香豆素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铜离子(Cu2+)和硫离子(S2−)检测中的创新应用与意义

    为解决 Cu<sup>2+</sup>和 S<sup>2−</sup>检测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喹啉 - 香豆素荧光探针(probe T)的合成及应用研究。结果显示 probe T 对 Cu<sup>2+</sup>和 S<sup>2−</sup>识别能力强,可用于细胞检测等,为相关离子检测提供新方法。

    来源: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6

    时间:2025-03-29

  • 弱治理经济体中的信任崩塌:机制剖析与民主应对策略的探索

    为解决弱治理市场经济中信任机制被破坏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弱治理经济体中信任崩塌现象的研究。结果发现相关机制会破坏信任,导致财富集中等问题。该研究为民主国家设计制度避免此类社会陷阱提供参考。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4

    时间:2025-03-29

  • 攻克跟腱病:从细胞分子机制探寻全新治疗策略的意义

    为解决跟腱病(AT)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跟腱病病理过程及新治疗策略的研究。结果发现 AT 病因多,治疗困难。意义在于为优化康复方案、开发辅助疗法及推动精准医疗提供依据,有望改善治疗效果。

    来源: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时间:2025-03-29

  • 揭示临床试验化合物NITD-688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分子机制

    登革病毒(DENV)缺乏有效疗法,来自未知机构的研究团队通过解析NITD-688的分子作用机制,发现该候选药物通过靶向非结构蛋白NS3-NS4B相互作用,展现泛血清型抑制活性。研究阐明了其结合特异性、耐药性特征及生物学意义,为开发新型NS4B靶向抗病毒药物提供关键理论支撑。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4

    时间:2025-03-29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