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机制揭示:抑制与想象未来威胁的脑网络动态
本研究聚焦于抑制和想象未来威胁的神经关联,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揭示了在面对未来威胁时,大脑如何通过不同脑区的激活与连接来调节情绪。研究结果为理解情绪调节策略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新见解,对心理健康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1
光学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猴痘病毒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同事已经开发出一种光学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引起猴痘的病毒。随着这种疾病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项技术可以使诊断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忘掉杠铃吧:从细胞中提取的材料可能是宇航员的一种锻炼选择
贝克曼高级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Marni Boppart教授将领导nasa赞助的研究,以保护未来前往月球和火星的阿尔忒弥斯任务中宇航员的健康。她提出的方法是利用细胞来复制运动对肌肉和组织健康的恢复作用。
抗生素耐药性——无声的大流行
抗生素耐药性有时被称为无声大流行——一种在我们真正不知道其程度或严重性的情况下传播的传染病。但研究正在进行中,以找到新的抗菌方法。正如2019冠状病毒疾病一样,每个人都可以帮助减少传播,拯救生命。
来源:Karolinska Institutet
时间:2022-06-15
基因编辑后文!MIT发文称哈佛医学院带头开展基因编辑人类精子,可能来华寻求下一步合作
想不到在全球公开声讨中国科学家贺建奎一个星期后,一位来自美国的科学家透露,哈佛大学正在试图利用基因编辑人类生殖细胞对抗另一种疾病,利用CRISPR改善人类下一代的事儿,美国也在进行。
《Nature》5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了解人类每一个基因的功能是生物医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点,其中一个方法是分析某个特定基因发生功能丧失性突变的个人的表型。
构筑生物安全防御系统
新发传染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且引起社会恐慌、影响经济发展、威胁国家安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大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持续资助下,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曹务春团队对此进行了长期研究。该团队完成的“新发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预防医学领域首次获奖。
南极旅游者无意中带去了入侵物种
一项研究发现,附着在南极访问者衣服和袋子上的种子可能带来了有可能威胁这个大陆的生态系统的入侵植物物种。
来源:EurekAlert中文
时间:2012-03-09
曹务春:给病毒套上“枷锁”
月14日,军事医学科学院曹务春研究员作为团队代表在鲜花与掌声中,阔步走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隆重表彰。由该院曹务春、李松研究员牵头完成的“新发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发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2月14日召开的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悉, 军事医学科学院曹务春研究员等完成的“新发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成果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是近年来预防医学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来源:中科院医学科学部
时间:201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