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293篇有关 " 木质素 " 的文章 第1页
  • 综述:极端酶:解锁极端环境潜力促进可持续生物技术发展

    本文综述聚焦极端微生物(extremophiles)产生的极端酶(extremozymes)在工业生物技术中的革命性潜力。作者系统梳理了嗜热菌(thermophiles)、嗜盐菌(halophiles)等微生物在极端条件下合成的稳定酶类,强调多组学(multi-omics)技术对发掘未培养微生物资源的突破性作用,揭示了这类酶在纺织、制药等产业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的关键价值。

    来源:Systems Microbi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

    时间:2025-03-30

  • 南非西北省Searsia属叶饲料初级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季节性动态及其对反刍动物营养价值的调控机制

    本研究针对半干旱地区反刍动物饲料短缺问题,由西北大学动物科学系团队开展Searsia lancea和S. pyroides叶饲料的季节性营养评估。研究发现夏季叶片粗蛋白(CP)含量最高(132.0 g/kg DM),冬季纤维(NDF/ADF)和单宁(CT)显著升高,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在48h达345.1 g/kg。该研究为季节性饲料资源优化利用提供了关键数据,对缓解旱季营养危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来源:Agroforestry Systems 2.0

    时间:2025-03-29

  • 解析小麦木质纤维素生物合成调控网络: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助力小麦改良与能源开发

    为探究小麦木质纤维素含量变异的遗传基础,研究人员对 166 份小麦进行多环境测量并结合 660K SNP 芯片基因分型,开展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发现 46 个关键 QTL、17 个候选基因,开发出 KASP 标记,为小麦育种及能源生产提供分子工具。

    来源: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4.4

    时间:2025-03-29

  • 综述:功能基因组学视角下的植物陆生化进程

    这篇开创性综述系统梳理了链型植物(Streptophyta)从水生藻类到陆生植物(Embryophyta)的演化历程,通过整合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多组学(multiomics)和网络生物学(network biology)研究,揭示了陆地植物关键性状的深层次藻类起源。作者团队论证了转录因子(TFs)、植物激素(如ABA)信号通路等"陆地化工具包"早在6亿年前就已存在于链型藻类祖先中,并创新性提出通过"植物感知器"(plant perceptron)网络模型解析跨物种保守的应激响应模块。研究为理解植物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全新范式。

    来源:TRENDS IN Genetics 13.6

    时间:2025-03-29

  • 香草兰苯丙烷代谢通路关键酶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功能解析:为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提供新见解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苯丙烷代谢通路中PAL、C4H和4CL基因家族开展系统鉴定,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6个PAL、2个C4H和5个4CL基因的结构特征与表达模式,发现其启动子含光响应、胁迫响应等顺式元件,且在生殖组织中高表达,为解析香草素生物合成机制奠定基础。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 高粱茎秆结构特征的高通量光谱分析模型构建及其抗倒伏机制解析

    编辑推荐:针对高粱茎秆结构特征传统测定方法复杂低效的难题,广西大学研究人员通过VIS/NIR(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模型,建立了8项茎秆解剖参数的快速预测体系,验证了干粉样本+MSC预处理+SVR模型的最佳组合(R<sup>2</sup>达0.88-0.97),揭示茎秆维管束数量与倒伏指数(lodging index)呈显著负相关,为作物抗倒伏育种提供了高效表型分析工具。

    来源:BMC Plant Biology 4.3

    时间:2025-03-28

  • 综述:基于蓝藻的环境污染物生物修复:进展与计算学见解

    这篇综述聚焦基于蓝藻(Cyanobacteria)的环境污染物生物修复。详细阐述环境污染物类型,深入分析蓝藻生物修复机制如生物吸附(Biosorption)等,探讨计算机模拟研究意义,虽指出面临挑战,但未来前景广阔,为环境修复研究提供新思路。

    来源:Discover Agriculture

    时间:2025-03-28

  • 探索真菌CE15葡萄糖醛酸酯酶与木聚糖酶的协同作用促进木质纤维素糖化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中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物(LCCs)阻碍其生物降解。希腊国家技术大学团队通过异源表达两种白腐真菌来源的CE15葡萄糖醛酸酯酶(GEs),系统研究了其与不同糖苷水解酶家族(GH10/11/30)木聚糖酶的协同降解机制。研究发现预处理方式显著影响GEs活性,在榉木和玉米麸底物中分别实现57-61μM木糖当量释放,并使GH30葡萄糖醛酸木聚糖酶特异性提高3倍。该研究为设计高效木质纤维素降解酶 cocktail 提供了新思路,发表于《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

    来源: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 6.1

    时间:2025-03-27

  • 小麦抗全蚀病性状与农艺及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及理想基因型筛选

    由真菌病原体Gaeumannomyces tritici引起的全蚀病严重威胁小麦生长与产量。为解析抗病机制,研究人员通过SSR、IRAP技术和小麦-黑麦易位系等分子标记,结合农艺性状(产量、根系木质素含量等)及病害严重度,对100份小麦基因型进行关联分析。创新性采用TOPSIS法筛选兼具抗病性与优良农艺性状的理想基因型,发现LTR14等位点与抗病性显著相关,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新靶点。

    来源:Molecular Breeding 2.6

    时间:2025-03-27

  • 阿拉斯加沿海湿地中鹅类食草对早期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揭示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关键机制

    为探究食草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率的影响机制,犹他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以鹅类食草对阿拉斯加沿海湿地早期凋落物分解影响为主题的研究。结果表明,食草动物引起的凋落物质量变化影响分解率,且栖息地对分解的影响因凋落物质量而异,这对理解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有重要意义。

    来源:Plant and Soil 3.9

    时间:2025-03-2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