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免疫化疗与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开拓胃癌治疗新方向
为解决局部晚期胃癌(LAGC)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新辅助免疫化疗(NICT)与新辅助化疗(NCT)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NICT 可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降低肿瘤负担且不增加手术风险,为优化 LAGC 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来源: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4
时间:2025-04-08
《新辅助免疫化疗后手术间隔时长对食管鳞癌的影响:关乎生存预后的关键探索》
<strong>食管鳞癌新辅助免疫化疗后手术的最佳时间间隔未知,为探究其对病理反应和生存预后的影响,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相关患者。结果显示,间隔超 6 周手术未提高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且 3 年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更差,该研究为确定手术时机提供了依据。</strong>
来源:BMC Gastroenterology 2.5
时间:2025-04-0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新发性指甲银屑病:深度探究与临床意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虽革新癌症治疗,却引发免疫介导的皮肤副作用。研究人员针对 ICI 治疗引发的新发性指甲银屑病展开研究,发现多数患者可通过系统治疗(如甲氨蝶呤等)控制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维持 ICI 治疗至关重要。
来源:Die Dermatologie 0.8
时间:2025-04-02
上三分之一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免疫化疗(NICT)后肿瘤退缩更佳:潜在疗效预测指标
为评估新辅助免疫化疗(NICT)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不同分段的疗效并寻找潜在预后因素,研究人员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 248 例患者发现,上胸段肿瘤患者肿瘤退缩分级(TRG)评分更低,该结果或可预测 NICT 疗效。
来源: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3.4
时间:2025-03-27
单细胞测序揭示口腔鳞状细胞癌新辅助免疫化疗疗效相关的肿瘤微环境特征
为探究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反应的因素,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测序分析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NACI)对 OSCC 肿瘤微环境的影响,发现相关细胞亚群和作用机制,为治疗提供新靶点。
来源: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4.6
时间:2025-03-20
CD69+ CD8+组织驻留记忆 T 细胞:预测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预后的新指标
为探究食管鳞癌(ESCC)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异质性及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 CD69<sup>+</sup> CD8<sup>+</sup> TRM 或可预测预后。
来源: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4.6
时间:2025-03-16
18<sup>F</sup>-FDG PET/CT 成像生物标志物:预测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免疫化疗病理反应的新希望
研究人员为预测局部晚期胃癌(LAGC)新辅助免疫化疗(NICT)病理反应,研究 18<sup>F</sup>-FDG PET/CT 代谢参数,发现其有预测潜力。
来源:BMC Cancer 3.4
时间:2025-03-01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一项具有重要突破意义的随机双臂 2 期试验
为解决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标准治疗预后差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新辅助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多西他赛 - 顺铂 - 5 - 氟尿嘧啶(TPF)化疗的随机双臂 2 期试验。结果显示联合化疗疗效好且安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Cell Reports Medicine 11.7
时间:2025-02-19
综述:新辅助免疫化疗联合治疗II-IVa期食管癌疗效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这篇系统综述通过网状Meta分析比较了PD-1/PD-L1抑制剂(如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等)联合化疗方案在可切除II-IVa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中的表现。研究发现Camrelizumab+TP(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在主要病理缓解率(MPR 36.2%)和R0切除率(95.7%)方面优势显著,而Sintilimab+TP在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表现最佳。值得注意的是,免疫联合疗法可降低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但Camrelizumab方案皮疹发生率较高(OR=10.15)。该研究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循证依据。
来源:Systematic Reviews 6.3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