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619篇有关 " 新种 " 的文章 第1页
  • Hysteromorpha属多样性新发现:基于南美新种Hysteromorpha ostrowskiae n. sp.的系统发育与形态学重构

    本期推荐: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形态学与分子数据(cox1/ITS/28S rDNA),揭示了Hysteromorpha属(Dipenea, Diplostomidae)在美洲存在至少2-3个独立物种,命名南美新种H. ostrowskiae n. sp.,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分类混乱问题,为鸟类寄生虫生物地理学提供了关键证据。研究采用跨洲样本(欧洲/北美/南美)和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证实H. triloba应限于欧亚大陆,而北美H. corti与南美新种构成独立进化支。

    来源:Systematic Parasitology 1.0

    时间:2025-03-30

  • 油菜紧凑株型新种质创制:双Bna.TAC1s靶向诱变与功能标记开发

    编辑推荐:针对油菜株型松散制约机械化采收与密植的产业难题,研究人员通过CRISPR/Cas9系统同步敲除调控分枝角度的关键基因BnaA5.TAC1和BnaC4.TAC1,获得两种紧凑株型突变体CR-Bna.tac1-1/2。该研究不仅揭示TAC1基因通过重力响应通路冗余调控分枝角度的分子机制,还开发出共分离凝胶功能标记,为油菜株型改良育种提供新种质与技术支撑。

    来源: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4.4

    时间:2025-03-29

  • EMS 诱变获高产微藻新种,叶黄素与玉米黄质积累显著提升

    为解决当前商业杜氏藻(<em>Dunaliella</em>)菌株生物量低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通过 EMS 诱变筛选杜氏藻<em>Dunaliella</em> sp. ZP-1 突变体,提高天然类胡萝卜素产量的研究。结果获得突变体 tyd4,其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产量提升,且红光和褪黑素可促进其生长。该研究为类胡萝卜素生物生产提供新资源和技术参考。

    来源: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 6.1

    时间:2025-03-28

  • 植物免疫团队解析小麦串联激酶免疫新机制

        2025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员领衔的植物免疫团队和合作者在Science发表题为“A wheat tandem kinase and NLR pair confers resistance to multiple fungal pathogen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串联激酶抵御病原菌入侵的全新免疫机制:一个非典型的NLR蛋白WTN1(Wheat Tandem NBD 1)与串联激酶WTK3协同识别病原菌的效应蛋白激发免疫反应,表现对多种小麦真菌病害的抗性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5-03-28

  • 印度尼西亚西巴布亚省兰科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新种——桑氏石豆兰(B. sandfordiorum)的发现与分类学意义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研究人员描述了兰科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新种B. sandfordiorum,隶属于Papulipetalum组,标本采集于西巴布亚省。该研究通过形态学分析确认其分类地位,丰富了热带兰科植物多样性认知,为东南亚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新数据。

    来源:Kew Bulletin 0.9

    时间:2025-03-26

  • 新发现!11 种潜在新种圆环病毒(Anelloviridae),揭示急性发热疾病患者血清病毒奥秘

    为探究马托格罗索州 2019 年急性发热患者血清病毒情况,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发现多种圆环病毒基因组,意义重大。

    来源:Brazil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2.1

    时间:2025-03-26

  • 低遗传多态性与无种群遗传结构:大型食肉动物自然再殖民化进程中的遗传特征

    为探究欧亚猞猁(Lynx lynx)种群自然范围扩张的遗传影响,研究人员分析其基因组数据,发现无显著遗传结构,对保护有重要意义。

    来源:Conservation Genetics 2.0

    时间:2025-03-26

  • 版纳植物园描述蓼属两新种——西藏冰川蓼和甄氏蓼

    近期,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 “版纳植物园”) 植物分类和保护研究组在开展蓼科植物分类学研究过程中,先后描述发表蓼属两新种 —— 西藏冰川蓼 P. subterranea  Bo Li 和甄氏蓼 P. zhenaiguoi  Bo Li

    来源: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时间:2025-03-21

  • 整合 RNA 测序与 ATAC 测序:揭示耐盐水稻品种抗氧化防御机制,助力培育抗逆水稻新种

    为探究水稻耐盐机制,研究人员对耐盐品种 Pokkali 和敏感品种 IR29 进行研究,发现抗氧化防御机制关键基因,为育种提供靶点。

    来源:BMC Plant Biology 4.3

    时间:2025-03-21

  • 一种新型链霉菌的发现及其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生物防治潜力

    本研究针对水稻白叶枯病(BLB)的防治问题,聚焦于生物防治方法,发现了一种新型链霉菌(Streptomyces shaowuensis sp. nov.),其产生的Piericidin A1对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为开发环保型生物农药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发表于《Phytopathology Research》。

    来源:Phytopathology Research 3.2

    时间:2025-03-21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