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解析黍(Panicum miliaceum L.)19 个农艺性状的遗传结构,助力分子育种新突破
为提升黍(<i>Panicum miliaceum</i> L.)分子育种效率,研究人员对 301 份全球黍种质进行基因分型,研究 19 个农艺性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识别出 662 个显著标记 - 性状关联(MTAs),为分子育种提供资源。
来源: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4.4
时间:2025-03-31
植物油脂合成过程中脂肪酸的持续分解代谢:打破传统认知,为作物油脂改良开辟新径
本文聚焦植物油脂研究,发现脂肪酸合成与氧化在油料作物种子发育全程同步进行(β-oxidation)。此过程受精细调控,且工程植物中脂肪酸降解会限制油脂积累。研究为理解植物脂质代谢提供新视角,对提高种子含油量及作物改良意义重大。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3-31
小麦 VRN1基因新发现:调控抽穗期与株高的关键密码
为探究小麦抽穗期和株高受 VRN<sub>1</sub>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对 VRN<sub>1</sub>-5A/5B/5D 同源基因进行编辑及过表达实验。结果表明 VRN<sub>1</sub>可激活赤霉素(GA)生物合成来调控相关性状,为小麦改良提供理论支持和候选基因。
来源:Plant Communications 9.4
时间:2025-03-31
探究豆科植物花粉形态及其在养蜂业中的关键意义:基于显微技术的深度剖析
为探索豆科(Fabaceae)植物系统细节及其蜜源特性,研究人员利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对 15 种豆科蜜源植物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其花粉形态多样,且均为蜜源植物。该研究对养蜂业管理和蜂蜜生产意义重大。
来源: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1.6
时间:2025-03-31
大蒜素 - 氧化石墨烯 - 银纳米颗粒水凝胶对牙本质微硬度的影响:为牙髓治疗带来新希望
为解决传统根管内药物对牙本质结构有不良影响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大蒜素 - 氧化石墨烯 - 银纳米颗粒(Allicin-GO-AgNP)水凝胶与传统根管内药物对比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水凝胶在 pH 稳定性、保持牙本质微硬度等方面表现更优,对牙髓治疗有重要意义。
来源:BMC Oral Health 2.6
时间:2025-03-31
单细胞NanoATAC-seq2技术揭示小鼠早期胚胎染色质可及性景观
哺乳动物的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组织复杂的过程,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部分原因是它需要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之间的协调相互作用,这些细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数字PCR技术可以更精准地判断哪些白血病患者可以停药
荷兰的研究人员近日发现,BCR::ABL1数字PCR的临床应用能够可靠定量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深层分子学缓解,这将有助于判断哪些患者有资格停止慢性药物治疗。
最新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可以帮助痴呆症患者
根据巴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痴呆症患者可以在数字时代享受富有成效和有益的工作生活,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痴呆症与现代技术的使用不相容的刻板印象相反。
基于GAN的超分辨率视频生成模型tGAN增强细胞追踪技术的研究
编辑推荐:针对时间延迟显微镜中标注数据稀缺的难题,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团队开发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双分辨率模型tGAN,通过低分辨率视频生成和高分辨率图像转换的两阶段设计,显著提升了合成细胞视频的时空一致性与形态细节。实验表明,tGAN生成的合成数据可将细胞追踪模型MOTA指标提升至接近全量真实数据训练水平(0.93 vs 0.94),为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增强方案。
来源:iScience 4.6
时间:2025-03-31
GhRLF1助力棉花化学脱叶与机械采收:开启棉花收获技术新篇
为解决棉花化学脱叶触发叶片脱落的分子机制不明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棉花叶柄脱落区(AZ)的研究。通过单细胞核 mRNA 测序(snRNA-seq),发现 GhRLF<sub>1</sub>等关键基因及调控通路,开发出特定转基因品系,为机械采收棉花的化学脱叶提供新策略。
来源:Molecular Plant 17.1
时间: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