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及时血管造影栓塞术 —— 严重创伤性骨盆骨折的急救关键
为探究从受伤到血管造影和栓塞(AE)治疗时间(TIAE)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 161 例患者。结果显示,TIAE 与住院时长、ICU 停留时长及输血量正相关,早期 AE 可降低死亡率。该研究为临床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时间:2025-04-12
探究创伤患者肠内营养的现状与优化策略:开启危重症治疗新篇
为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通气的多发伤患者肠内营养(EN)指南的遵循情况,探究 EN 时机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对 182 例患者展开 4 年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早期 EN 与缩短 ICU 住院时长相关,目前的营养支持存在改进空间,对优化多发伤患者营养治疗意义重大。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and Emergency Surgery 1.9
时间:2025-04-10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探寻创伤后脓毒症的早期预测、诊断标志物及代谢通路
创伤后脓毒症的预测与诊断面临挑战,其发病机制不明。研究人员通过对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11 月的创伤患者血浆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出早期预测和诊断标志物,探索了相关代谢通路,为脓毒症防治提供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4-09
基于国际疾病分类 - 10 开发的急诊患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精准预测院内死亡率的新突破
在比较死亡率时需考虑疾病或损伤严重程度,现有评分系统存在局限性。研究人员基于韩国国家急诊科信息系统数据库,开展了基于国际疾病分类(ICD) - 10、年龄和生命体征的急诊患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新模型预测能力良好,有助于标准化急诊患者严重程度和比较治疗结果。
来源:BMC Emergency Medicine 2.3
时间:2025-04-06
凝血酶原时间:预测多发伤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指标及临床意义
为解决多发伤患者死亡率高且缺乏早期死亡率预测方法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 “凝血酶原时间(PT)预测多发伤患者时间依赖性和风险分层死亡率” 的研究。结果显示 PT 值与死亡率密切相关,可用于估计死亡风险和决定手术治疗程度,对提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
时间:2025-04-03
综述:长庚纪念医院创伤患者从分诊到出院的全程护理:介绍台湾标志性急性护理手术(ACS)系统的发展
这篇综述介绍了急性护理手术(ACS)模式在台湾的发展。台湾早期创伤护理依赖普通外科医生 “值班” 模式,2009 年改革后建立分级系统。长庚纪念医院采用综合 ACS 模式,涵盖创伤患者全程护理,整合多项业务,成效显著,对提升创伤救治水平意义重大。
来源: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Surgery 6
时间:2025-04-03
靶向正常氧血症对危重伤病成人的影响:能否增加无吸氧天数?
这篇文章聚焦危重伤病成人,开展多中心、阶梯式楔形、集群随机临床试验。对比靶向正常氧血症(Sp<sub>o</sub><sub>2</sub> 90% - 96%)与常规护理,发现靶向正常氧血症可安全减少吸氧,虽未增加总体无吸氧天数(SOFDs),但在未机械通气患者中有所增加。
来源:JAMA Network Open 10.5
时间:2025-04-01
医生主导的跨专业院前急救团队:科学依据可靠吗?—— 聚焦院前急救团队效能的深度剖析
为解决评估医生主导的跨专业院前急救团队对危重症及受伤患者救治效果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存在依赖观察性研究、未充分调整混杂因素等问题。这有助于明确研究局限性,指导后续研究和政策制定。
来源: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rauma,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Medicine 3
时间:2025-03-28
S100B 与 GFAP/UCH-L1 检测创伤性颅内病变的 “巅峰对决”:谁才是 mTBI 诊断的 “最佳拍档”?
为解决 S100B 和 GFAP/UCH-L1 在 mTBI 创伤性颅内病变检测中的应用问题,研究人员对比两者,发现两者诊断性能相似,支持 GFAP/UCH-L1 作替代。
来源:Scandinavian Journal of Trauma,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Medicine 3
时间:2025-03-26
新冠疫情下儿童虐待与创伤性脑损伤(TBI)的变化趋势及社会经济因素关联研究
为探究新冠疫情对儿童虐待 / TBI 入院情况及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回顾性研究,发现疫情期间两者均上升,强调干预和监测的重要性。
来源:Pediatric Research 3.1
时间: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