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深入剖析外阴阴道瘙痒:全面理解与管理指南
本文全面探讨外阴阴道瘙痒(Vulvovaginal Itching),涵盖病因、诊断及治疗,极具临床参考价值。
来源: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Dermatology 8.6
时间:2025-03-26
标题:利用乳头瘤病毒样颗粒(PVLPs)实现皮肤基因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摘要:本研究探索了乳头瘤病毒样颗粒(PVLPs)在体外皮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成功利用PVLPs递送SaCas9和shRNA,有效破坏或降低Olmsted综合征相关基因Trpv3的表达,为遗传性皮肤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来源: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6.5
时间:2025-03-20
α- 没药醇和莰烯通过作用于 Cav3.2 T 型钙通道调节瘙痒:为慢性瘙痒治疗带来新希望
为探究 α- 没药醇和莰烯对瘙痒的影响,研究发现二者可通过作用于 Cav3.2 通道缓解组胺诱导的瘙痒,为相关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Molecular Brain 3.3
时间:2025-03-19
综述:2 型炎症性疾病中的全身屏障功能障碍:皮肤、气道和胃肠道的视角
这篇综述聚焦 2 型炎症性疾病,探讨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及靶向治疗进展。
来源:Immunologic Research 3.3
时间:2025-03-17
慢性荨麻疹:免疫、神经与心理因素的复杂交织及诊疗新视野
研究人员针对慢性荨麻疹(CU)开展研究,揭示其发病涉及多因素交互,为诊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9.3
时间:2025-03-12
科研速递|复旦上医2024年11月科研成果一览
近期,复旦上医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突破。让我们一起看看2024年11月的科研成果吧~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2-12
脑科学研究院韩清见团队揭示老年性瘙痒新机制
瘙痒是一种能诱发搔抓欲望或搔抓反射的不愉快感觉。急性瘙痒一般病因明确,处理简单;而慢性瘙痒病因复...
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时间:2024-12-05
韩清见团队揭示老年性瘙痒新机制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韩清见研究员联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张昕教授,在《PLOS Biology》杂志上发表题为“Elevated vesicular Zn2+ in dorsal root ganglion neurons expressing the transporter TMEM163 causes age-associated itchy skin in mice(表达转运蛋白TMEM163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囊泡锌离子水平升高导致老年性瘙痒)”的研究论文,揭示了锌离子转运蛋白163(Transmembrane protein 163, TMEM163)在调控慢性瘙痒的作用机制
来源: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时间:2024-11-29
Nature:为什么有些人会因过敏原或蚊子叮咬而瘙痒,而另一些人则不会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机制,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因过敏原或蚊子叮咬而瘙痒,而另一些人则不会,并表明这种途径可以在临床前模型中用于预防过敏反应。
Science Advances发表基础医学院徐天乐课题组在慢性瘙痒诱导焦虑样行为...
8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徐天乐课题组的一项新成果以“A thalamic nucleus reuniens–lateral septum–lateral hypothalamus circuit for comorbid anxiety–like behaviors in chronic itch”为题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