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n Hippel-Lindau(vHL)病相关恶性肿瘤进展的预测因素:一项纵向队列研究
编辑推荐:为解决vHL病基因亚型与肿瘤进展关系不明确的问题,Jae Ho Lee等开展了一项长达17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基线肿瘤体积和男性性别是Hb和RCC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而基因亚型与进展无关,为临床个体化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BMC Cancer 3.4
时间:2025-03-29
粒子束放疗保眼治疗眼眶恶性肿瘤的长期疗效与预后因素研究:开启眼眶肿瘤治疗新征程
为解决眼眶恶性肿瘤治疗中肿瘤控制与视力保留的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眼眶恶性肿瘤保眼治疗后行粒子束放疗(PBRT)的研究。结果显示 PBRT 能提供良好局部控制和生存率,毒性可接受。这为眼眶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来源:BMC Cancer 3.4
时间:2025-03-29
小檗碱通过靶向CDCA5和CCNA2抑制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进展的机制研究
本研究针对小檗碱(BB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作用机制不清的科学问题,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实验证实BBR可剂量依赖性(0-45 μM)抑制NSCLC细胞增殖(MTT/EdU)、迁移侵袭(Transwell/伤口愈合),并促进凋亡(流式细胞术)。关键发现BBR通过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CA5和CCNA2的表达,阻断二者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体内异种移植模型),为NSCLC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来源: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2.5
时间:2025-03-29
乳腺癌肝弥漫转移化疗致假肝硬化完全康复:一项具有关键意义的研究
为解决乳腺癌肝弥漫转移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假肝硬化(Pseudocirrhosis )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经治疗,萎缩肝脏一年内恢复正常大小,腹水等并发症消失,肝转移灶近乎完全缓解。这一成果表明假肝硬化患者有康复可能,意义重大。
来源:International Cancer Conference Journal 0.5
时间:2025-03-29
儿童血液癌症幸存者中罕见病例:继发性尤因肉瘤(Ewing sarcoma)颅骨巨大转移伴慢性硬膜下积液,探究放化疗与二次癌症关联
为探究既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尤因肉瘤转移至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情况,以及治疗性放化疗与二次癌症发展的潜在联系,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发现一名 9 岁男孩先后患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和尤因肉瘤且发生颅骨转移。该研究丰富了相关文献,强调诊疗挑战与预后难点。
来源:Child's Nervous System 1.3
时间:2025-03-29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GLI2 与关键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潜在治疗靶点与预后标志物的新发现
为探究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转录失调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 GLI2、TP63 和 RUNX1 形成核心调控回路(CRC),协调 ESCC 转录程序。该发现为 ESCC 治疗提供新靶点和预后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AJHG 9.8
时间:2025-03-29
基于AutoML的18F-FDG PET影像组学模型构建及其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反应预测中的多中心研究
本研究针对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治疗反应预测的临床难题,南京鼓楼医院联合南京邮电大学团队创新性地采用自动机器学习(AutoML)技术,从<sup>18</sup>F-FDG PET/CT影像中提取放射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整合NCCN-IPI、BCL-2、TMTV和放射组学评分(radscore)的多参数模型预测效能显著优于传统方法(验证集AUC达0.789),为老年DLBCL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新型智能工具。
来源: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2.7
时间:2025-03-29
绝经前乳腺癌幸存者后续原发性癌症风险与死亡风险研究:探寻健康管理新方向
为探究绝经前乳腺癌(preBC)幸存者后续原发性癌症(SPC)及非癌症疾病的风险模式,研究人员开展了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 preBC 幸存者患 SPC 及因 SPC 死亡的风险增加,且不同人群存在差异。该研究为制定针对性医疗保健策略提供依据<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h5kxrwn" data-popupid="h5kxrwn">1</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cvkqdnd" data-popupid="cvkqdnd">10</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g1p4zsy" data-popupid="g1p4zsy">11</span></span>。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基于天然纤维改性构建用于结直肠癌(CRC)的可控药物递送及光学监测系统:为精准治疗带来新突破
为解决结直肠癌(CRC)因缺乏早期生物标志物导致晚期诊断、预后差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FA-OHEC-APTES 这一 pH 响应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 pH 敏感释放特性,能抑制 HT29 细胞增殖、下调 EZH2,为 CRC 精准治疗提供了新平台。
来源:Journal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1.6
时间:2025-03-29
基于 T2 加权 MRI 影像组学和自动机器学习技术鉴别睾丸癌的研究:开拓精准诊断新路径
在临床中,区分睾丸病变的良恶性对治疗意义重大。研究人员开展了基于 MRI 的自动机器学习(AutoML)诊断睾丸病变的研究。他们利用树状管道优化工具(TPOT)算法构建模型,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有效鉴别睾丸良恶性病变,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来源:BMC Cancer 3.4
时间: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