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亲代抚育甲虫性别特异性免疫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繁殖与免疫的权衡奥秘
在自然界中,资源有限,动物繁殖时免疫功能与其他生理过程存在权衡。为探究性别角色与免疫基因表达的关联,研究人员以具有亲代抚育行为的 Lethrus apterus 甲虫为对象,通过多次采样和转录组分析。结果发现其免疫基因表达随季节变化,性别差异显著。该研究有助于理解生态免疫动态。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30
综述:难治性抑郁症的创新治疗方法:探索不同的治疗途径
该综述聚焦难治性抑郁症(TRD),总结了多种治疗手段,为临床和研究提供参考。
来源:GeroScience 5.3
时间:2025-03-26
3D 肩胛骨测量:精准判定性别,年龄预测待提升 —— 一项来自古吉拉特邦的研究
为解决利用肩胛骨确定性别和年龄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 3D CT 测量肩胛骨的研究,结果显示判定性别准确率高但年龄预测准确率低,对法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来源: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时间:2025-03-25
迈向独立:母性社会地位和经历如何塑造山魈母婴关系
研究人员分析野生山魈母婴互动,发现母性特征影响母婴关系,为理解哺乳动物母性关怀提供依据。
来源: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1.9
时间:2025-03-23
基于形态学的非洲白背兀鹰野外性别鉴定新工具
为解决白背兀鹰(Gyps africanus)野外性别鉴定难题,研究人员探究相关形态测量可靠性,发现特定组合可精准鉴定,意义重大。
来源:Journal of Ornithology 1.3
时间:2025-03-20
希腊塞浦路斯人群肱骨性别二态性评估:二元逻辑回归与线性判别分析的应用
研究人员通过二元逻辑回归(BLR)和线性判别分析(LDA)评估希腊塞浦路斯人群肱骨性别二态性,发现 BLR 更优,对法医学意义重大。
来源:Forensic Science, Medicine and Pathology 1.5
时间:2025-03-20
探秘波兹南棕榈屋:外来蜘蛛的生存密码与新发现
研究人员分析波兹南棕榈屋蜘蛛物种组成,发现新 Wolbachia 超级组 X,为入侵物种研究提供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0
探究秀丽隐杆线虫 PDB 神经元轴突分支机制,揭秘两性神经回路差异
为探究两性神经回路建立机制,研究人员以秀丽隐杆线虫 PDB 神经元为对象,发现 UNC-6/Netrin 信号通路调控其轴突分支,影响雄虫交配行为。
来源:Current Biology 8.1
时间:2025-03-18
基于集成学习的梨状孔形态测量学性别鉴定:一项土耳其人群的CT三维重建研究
针对梨状孔(PA)性别二态性研究不足的现状,Tokat Gaziosmanpasa大学团队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获取442例土耳其人群样本的PA测量数据,创新性地采用判别分析(DFA)结合KNN、GNB、ANN等7种机器学习算法及集成学习方法,将性别鉴定准确率提升至85.7%。该研究为法医人类学碎片化遗骸的性别鉴定提供了新方法,成果发表于《Egyptian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来源:Egyptian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 1.3
时间:2025-03-17
实验性焚烧髌骨的生物性别鉴定:通过比较分析探索热损伤骨骼的性别二态性
法医人类学面临焚烧骨骼性别鉴定难题。科英布拉大学团队创新性地利用21世纪骨骼收藏库(ISC/XXI)中32例实验性焚烧髌骨样本,通过最大高度(MAXH)、宽度(MAXW)和厚度(MAXT)测量,建立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准确率达75%。研究发现热损伤髌骨仍保持性别二态性(D值0.22-0.45),为法医鉴定焚烧遗骸提供新方法,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2.2
时间: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