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 抑制剂与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关联研究: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排雷”
为探究 JAK 抑制剂与抗 TNFα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时心血管事件差异,研究发现 JAK 抑制剂更易引发 MACE,意义重大。
来源:Drug Safety 4
时间:2025-03-24
新冠病毒变异株与皮质类固醇对巴瑞替尼治疗重症 COVID-19 疗效的影响研究成果显著
为探究 SARS-CoV-2 变异株和皮质类固醇对巴瑞替尼疗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巴瑞替尼在特定情况下优势明显,意义重大。
来源:Critical Care 8.8
时间:2025-03-23
JAK 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抑制炎症与血管生成的关键作用
研究人员对比五种 JAK 抑制剂对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 IL-6 诱导炎症的抑制作用,发现其均有效,或具治疗潜力。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2
综述: repurposing 作为消除新出现和再现病毒病原体的有前景方法
这篇综述聚焦于药物 repurposing 策略,探讨其在对抗新出现和再现病毒感染中的应用及前景。
来源:Molecular Diversity 3.9
时间:2025-03-19
综述:慢性手部湿疹(CHE):一项叙述性综述
这篇综述聚焦慢性手部湿疹(CHE),阐述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内容。CHE 病因复杂,传统治疗有局限,新兴疗法如 JAK 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带来新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全面参考。
来源:Dermatology and Therapy 3.5
时间:2025-03-17
综述:COVID-19 潜在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 COVID-19 潜在疗法,阐述其分子机制及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
来源:Molecular Genetics, Microbiology and Virology 0.4
时间:2025-03-16
综述:白细胞介素 6(IL6)信号通路对线粒体功能的调控及其与衰老相关性研究进展
IL6 与线粒体功能关系密切,本文揭示其抑制线粒体功能机制,为衰老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思路。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3-10
蛋白质引领道路:JAK抑制剂作为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的新治疗选择
在近期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中,诺德曼等人确定 Janus 激酶抑制剂(JAKi)可作为治疗危及生命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新选择。他们通过对人体皮肤样本进行空间蛋白质组学分析,并在 TEN 患者体内给予 JAKi,证明了这一疗法能使患者快速重新上皮化并康复。由于 TEN 的死亡率高达 30 - 50%,该研究为靶向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诺德曼等人采用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DVP)技术,该技术将成像、基于人工智能(AI)的细胞分割、单个细胞的激光显微切割以及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相结
来源: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40.8
时间:2025-02-04
我国学者在类风湿关节炎病变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研究成果以“EPO通过上调神经氨酸酶3表达诱导去唾液酸化促进类风湿关节炎进展(EPO promotes the progress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inducing desialylation via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neuraminidase 3)”为题,于2024年1月25日在线发表于《风湿病年鉴》(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杂志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02-27
基础所/协和医院统计学分析显示:替米沙坦可显著降低新冠入院患者死亡率,与现有推荐药物相比具有潜在优势
2022年9月10日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蒋澄宇教授和姜晶梅教授课题组与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徐军主任医师合作团队在 Cell Discovery 《细胞发现》发表了题为“ Potential of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 telmisartan in reducing mortality among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compared with recommended drugs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替米沙坦相比推荐药物在降低新冠入院患者死亡率方面的潜力)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