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嵌合抗原受体(CAR)工程化非传统 T 细胞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聚焦 CAR 工程化非传统 T 细胞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其独特优势,如多肿瘤靶向机制、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风险等。分析了临床试验进展、基因改造策略、制造工艺等,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值得关注。
来源:TRENDS IN Cancer 14.3
时间:2025-03-29
工程化环状向导RNA增强微型CRISPR/Cas12f系统的基因激活与碱基编辑效率
本期推荐:为解决微型CRISPR/Cas12f系统编辑效率低下的难题,南方医科大学荣志利团队创新性设计环状向导RNA(cgRNA),通过优化连接序列与间隔区长度,使基因激活效率提升1.9-19.2倍,腺嘌呤碱基编辑(ABE)效率提高1.2-2.5倍且编辑窗口显著收窄。该研究结合相分离系统进一步放大效应,并在小鼠肝脏验证其体内有效性,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更高效的微型工具。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9
工程化Vibrio natriegens实现低生物量高产丙酮酸:揭示副产物parapyruvate的形成机制
本期推荐:德国研究人员针对生物法丙酮酸生产过程中碳损失问题,通过代谢工程改造Vibrio natriegens△vnp12△aceE菌株,开发出低生物量(6.6 g<sub>CDW</sub> L<sup>-1</sup>)高生产率(4.1 g<sub>Pyr</sub> L<sup>-1</sup> h<sup>-1</sup>)的发酵工艺,首次发现微生物发酵中parapyruvate的化学-酶促双重形成机制,为优化工业级丙酮酸生产提供了新见解。
来源: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4.3
时间:2025-03-29
sEV 介导的 MGAT4AHigh至 MGAT4ALow肿瘤细胞间转化:CTCL 凋亡抵抗的新机制与潜在疗法
为解决皮肤 T 细胞淋巴瘤(CTCL)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CTCL 中 lncRNA - HOTAIRM1 相关机制及 sEV 治疗潜力的研究。结果发现 HOTAIRM1/miR - 196b - 5p/MGAT4A 轴的变化及 sEV 的作用,为 CTCL 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源:Oncogene 6.9
时间:2025-03-29
TDP-43 模板化聚集:解锁神经退行性疾病关键机制与潜在疗法的新钥匙
本文聚焦 TAR DNA 结合蛋白 43(TDP-43),通过制备其淀粉样纤维,发现其可诱导 TDP-43 病理变化,包括细胞质聚集、核功能丧失等。该研究为解析 TDP-43 蛋白病机制提供关键线索,有望助力开发相关疾病治疗策略,值得关注。
来源:Neuron 14.7
时间:2025-03-29
综述:γδ T 细胞及其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潜力
本文全面综述了 γδ T 细胞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γδ T 细胞作为独特 T 淋巴细胞亚群,兼具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功能。文中详细阐述其生物学特性、抗肿瘤和促肿瘤机制、治疗意义、受体结构及多种治疗方法,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Biomarker Research 9.5
时间:2025-03-29
利用独特外显子特异性 U1snRNA 变体挽救血友病 A 相关 5’ss 剪接突变的研究
为解决异常 mRNA 剪接难以预测且影响被低估,以及针对血友病 A(HA)致病的 5’ss 突变治疗手段有限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 9 个 F8 基因 5’ss 突变特征及挽救方法的研究。结果发现特定工程化 U1snRNA 可挽救突变,ExSpeU1s 效果更佳。这为 HA 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Molecular Medicine 6
时间:2025-03-28
综述:CAR NK细胞的临床研究进展
CAR NK细胞疗法凭借其独特的安全性和"即用型"优势,已成为继CAR T细胞之后最具潜力的免疫治疗选择。临床数据显示,CAR NK在B细胞恶性肿瘤中的缓解率与CAR T相当,但严重不良反应(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显著降低。目前全球已有120项相关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中国(66.7%)和美国(33.3%),其中54.2%针对血液肿瘤(DLBCL/AML/MM等),34.2%针对实体瘤(胰腺癌/胶质母细胞瘤等),10.8%探索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
来源:Experimental Hematology & Oncology 9.4
时间:2025-03-28
综述:细胞重编程:方法、机制与应用
这篇综述系统梳理了细胞重编程(Cell Reprogramming)领域的关键突破,从转录因子(如OSKM组合)和小分子化合物诱导技术,到生物物理线索(如基质刚度)的调控作用,揭示了表观遗传重塑(如H3K27me3/H3K4me3动态)、代谢重编程(糖酵解转换)和相分离(如YAP凝聚体)等分子机制。作者特别强调了该技术在疾病建模(如阿尔茨海默症类器官)、药物筛选(高通量平台)和再生医学(iPSC衍生疗法)中的转化潜力,为开发下一代精准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框架。
来源:Cell Regeneration 4
时间:2025-03-28
综述:S - 腺苷 - L - 蛋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的酶促反应:合成与应用
这篇综述聚焦 S - 腺苷 - L - 蛋氨酸(SAM,AdoMet),全面分析其在酶促反应中的角色,涵盖合成方法、生化反应、作为非消耗性辅因子的作用,还探讨了 SAM 类似物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参考。
来源:Biochemistry (Moscow) 2.3
时间: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