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揭示下丘脑调控雌性济宁青山羊性发育的分子机制
编辑推荐:为解决山羊性成熟调控机制不明的问题,山东科研团队通过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发现MAP3K9、PRUNE2等基因与LPC22:5等代谢物协同调控GnRH神经元发育,阐明谷胱甘肽代谢通路的关键作用,为山羊育种提供新靶点。
来源:BMC Genomics 3.5
时间:2025-03-29
传染性脓疱病感染罗曼诺夫羊的氧化应激与生化指标综合分析:揭示疾病对羊健康的关键影响
为探究氧化应激参数与传染性脓疱病(CE)的关系,研究人员对 60 只 1 - 4 岁罗曼诺夫母羊展开研究。经 PCR 确诊后检测多项指标,发现 MDA、AST、ALT、肌酐、BUN 和尿素水平差异显著,表明 CE 影响羊肝脏和肾脏功能,为治疗提供依据。
来源:Comparative Clinical Pathology 3.1
时间:2025-03-29
乳制品反刍动物属/种特异性短插入缺失标记的鉴定与验证研究
编辑推荐:为解决反刍动物物种鉴别难题,意大利研究团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CSN1S1、CSN1S2、MSTN和PRLR基因中的特异性短InDels,开发出可同时区分牛(Bos taurus)、水牛(Bubalus bubalis)、山羊(Capra hircus)和绵羊(Ovis aries)的TetraS-PCR技术,为乳制品溯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分子标记。
来源:BMC Veterinary Research 2.3
时间:2025-03-29
大蒜素对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免疫参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为解决抗生素滥用导致的微生物耐药性和残留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大蒜素(allicin)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贵州黑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参数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0.75 g/头/天剂量显著提高干物质摄入量(DMI)、平均日增重(ADG)、屠宰率(DP)及抗氧化指标(CAT、GSH-Px、T-AOC),降低饲料转化率(FCR)和炎症因子(TNF-α),为抗生素替代提供科学依据。
来源: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
时间:2025-03-28
不同生根介质与种植时间对猕猴桃硬枝扦插性能的影响:为亚热带地区培育优质种苗的关键探索
为解决猕猴桃扦插生根困难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不同生长介质和种植时间对猕猴桃硬枝扦插生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 月 29 日至 2 月 8 日,使用椰糠 - 3″ + 沙子 - 3″(T<sub>6</sub>)介质扦插效果最佳,有助于培育优质种苗。
来源:Applied Fruit Science 1.3
时间:2025-03-28
突破认知:揭开 Chilomastix 属遗传多样性面纱,助力寄生虫病防控新征程
为解决 Chilomastix 属遗传参考数据稀缺、分子分类不明确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印度尼西亚寄生虫流行地区人和动物中 Chilomastix 属分离株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多种单系聚类亚型,明确了遗传分类。这对了解寄生虫遗传多样性及宿主特异性动态意义重大。
来源:Tropical Medicine and Health 3.6
时间:2025-03-28
不同脂肪水平代乳粉中添加丁酸梭菌对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免疫调控的影响
为解决代乳粉脂肪水平与益生菌协同调控幼龄反刍动物健康生长的科学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2×2因子试验。结果表明:高脂肪代乳粉(HMRF,300 g/kg)显著提高羔羊平均日增重(ADG)并降低料重比(FCR),丁酸梭菌(CB)补充进一步优化FCR;CB通过降低血液尿素氮(BUN)、调节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平衡增强免疫,同时提升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和微生物α多样性。该研究为幼畜营养干预提供了新策略。
来源: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
时间:2025-03-27
尼日利亚夸拉州发热患者和家畜布鲁氏菌的风险认知、血清流行率及实时 PCR 检测:关乎人畜健康的关键洞察
为探究尼日利亚夸拉州发热患者和家畜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情况,研究人员开展了风险认知调查、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人群血清流行率为 5.8%,牛和山羊分别为 18% 和 25%。该研究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意义重大。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揭秘单纯疱疹病毒 1 型:包膜糖蛋白 C 如何 “护驾” 糖蛋白 D 逃避免疫攻击
单纯疱疹病毒 1 型(HSV-1)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尚无疫苗和治愈方法。本文研究发现,HSV-1 包膜糖蛋白 C(gC)能保护糖蛋白 D(gD)免受中和抗体影响,这一机制有助于病毒逃避免疫检测,为深入了解 HSV-1 免疫逃逸策略提供关键依据。
来源:Journal of Virology 4.0
时间:2025-03-27
高致病性禽腺病毒 4 型(FAdV-4)致肾损伤机制新探:自噬与病毒传播的隐秘关联
这篇研究聚焦高致病性禽腺病毒 4 型(FAdV-4),其自 2015 年肆虐全球家禽业。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揭示 FAdV-4 感染鸡肾组织的损伤机制,发现自噬样囊泡介导病毒传播且自噬促进病毒复制,为防控 FAdV-4 提供关键依据。
来源:Microbiology Spectrum 3.7
时间: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