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榛实蝇(Rhagoletis completa)对非寄主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的异常产卵行为:嗅觉误导与进化陷阱
本期推荐:针对高度专一性害虫榛实蝇(R. completa)异常选择非寄主榅桲产卵的现象,匈牙利农业研究中心团队通过GC-MS挥发性分析、GC-FID/EAD/EPD电生理记录及Y型管行为实验,发现雌蝇对榅桲果实酯类挥发物的特异性响应,揭示嗅觉受体对非寄主挥发物的广泛识别能力。该研究为昆虫宿主选择机制提供新见解,对开发新型诱捕剂具有应用价值。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4-02
玉米丛生矮化植原体对玉米挥发物及非感染玉米叶蝉趋化性的影响:揭示病虫害防治新靶点
为探究玉米丛生矮化植原体(MBSP)对玉米叶蝉(<em>Dalbulus maidis</em>)宿主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 Y 管嗅觉仪实验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分析,发现 MBSP 感染改变玉米 VOCs 谱,不同基因型玉米叶蝉偏好各异,这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新方向。
来源:Arthropod-Plant Interactions 1.2
时间:2025-03-28
地下害虫觅食 “密码”:金针虫如何借助根系挥发物和 CO2选择宿主植物
为探究金针虫(Limonius californicus)定位宿主植物的机制,研究人员开展相关实验,发现其偏好受 CO<sub>2</sub>和 VOCs 影响,对害虫防治意义重大。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6
Siphamia-Photobacterium mandapamensis共生关系中的菌株水平动态研究
研究人员以Siphamia-Photobacterium mandapamensis共生体系为模型,探索宿主选择性、微生物多样性及菌株水平动态机制,揭示了菌株多样性对宿主-微生物互作的影响,为微生物共生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来源:TRENDS IN Microbiology 14.0
时间:2025-03-20
入侵物种与寄生虫如何影响欧洲鳑鲏鱼的寄生繁殖?研究揭示重要生态关系
为探究入侵中华圆田螺(<em>Sinanodonta woodiana</em>)和贻贝大型寄生虫对欧洲鳑鲏(<em>Rhodeus amarus</em>)寄生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前者未被鳑鲏寄生,后者未影响鳑鲏寄生率,对理解生态和保护贻贝有重要意义。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0
综述:伤寒杆菌毒力因子对抗巨噬细胞抗菌功能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推荐阅读:本文综述伤寒杆菌(<i>S</i>. Typhi)毒力因子对抗巨噬细胞抗菌功能的机制,助力伤寒研究与治疗。
来源: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2.3
时间:2025-03-18
探秘 Peribunyaviridae 科病毒微卫星:解锁进化与宿主选择之谜
研究人员分析 151 个<em>Peribunyaviridae</em>基因组微卫星,发现其与进化、宿主确定有关,意义重大。
来源:Current Microbiology 2.3
时间:2025-03-14
追踪植物 “甜蜜线索”:植物次生代谢物揭秘蚊子植物宿主选择,助力蚊媒疾病防控
为解决蚊子植物宿主难鉴定的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开展通过检测花蜜中植物次生代谢物(PSMs)确定蚊子植物宿主选择的研究。结果表明 PSMs 可作有效指标。该研究为蚊媒疾病防控和昆虫生态学研究提供新方向,值得一读。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2-23
综述:谱写微生物交响乐:促进植物生长的合成群落
这篇综述聚焦合成微生物群落(SynComs)。它是研究微生物组组装、动态及与宿主互作以促进植物生长的工具。文中探讨了 SynComs 的构建方法、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对理解微生物助力植物生长及替代农用化学品有重要意义。
来源:TRENDS IN Microbiology 14.0
时间:2025-02-19
微生物所研究团队合作在地衣共生机制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该研究结果于 2023 年 11 月 1 日在线发表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微生物所王延延副研究员为该文第一作者,普度大学 Jin-Rong Xu 教授和微生物所魏鑫丽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微生物所硕士生李荣,普度大学卞祝筠博士、博士生王帝文,微生物所硕士生钱犇参与了本研究,魏江春院士对本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