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周期依赖的 DNA 修复与复制:揭示染色体不稳定模式的统一机制
为解决染色体不稳定性(CIN)相关研究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体细胞结构变异(SVs)生成机制的研究。通过构建计算细胞周期模型,发现不同类型 SVs 在 DNA 修复和复制过程中产生,为研究 CIN 和肿瘤进化提供新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9
HMCES 如何 “捣乱”:同源重组缺陷细胞中碱基切除修复时的复制叉稳定性破坏机制
在研究同源重组缺陷(HRD)细胞中受损碱基修复相关问题时,研究人员开展了 HMCES 对复制叉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 HMCES-DPCs 会造成 HRD 细胞中复制叉缺陷等问题,这揭示了内源性 DPCs 对 HRD 肿瘤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方向。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28
Condensin II与BLM解旋酶在S期互作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机制研究
本期推荐:美国研究人员发现BLM解旋酶通过N端无序区特定基序与染色体凝缩蛋白复合体Condensin II相互作用,该互作促进BLM在新生DNA上的定位,维持复制叉进程和DNA双链断裂(DSB)修复效率。研究揭示了Condensin II在间期基因组稳定性中的新功能,为理解Bloom综合征(BSyn)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论文发表于《Communications Biology》。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3-26
黏连蛋白和凝缩蛋白在胚胎干细胞中的关键作用:调控染色体拓扑结构与维持多能性
为探究胚胎干细胞中黏连蛋白(Cohesin)和凝缩蛋白(Condensin)的作用,研究发现二者对染色体组织功能重要,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方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3
DSCC1通过抑制53BP1/RIF1信号通路促进DNA双链断裂同源重组修复的机制研究
本文揭示了DNA复制与姐妹染色单体凝聚因子1(DSCC1)在细胞周期依赖性调控DNA双链断裂(DSB)修复通路选择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DSCC1通过ATR介导的Thr<sup>181</sup>磷酸化被招募至DSB位点,并在S/G<sub>2</sub>期通过CDK2依赖的Thr<sup>100</sup>磷酸化与53BP1结合,抑制ATM介导的53BP1磷酸化,从而阻断RIF1招募,促进DNA末端切除(end resection)和同源重组修复(HR)。该机制为卵巢癌等BRCA1/2野生型肿瘤的PARP抑制剂(PARPi)治疗耐药性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3-22
综述:正常组织和疾病中的四倍体:机制与后果
本文全面综述了四倍体在正常组织和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后果及预防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Chromosoma 2.5
时间:2025-03-22
SRBD1:一个高度保守的染色体个体化关键基因的发现与功能解析
本文揭示了SRBD1(S1 RNA结合域蛋白1)作为染色体轴心关键组分的重要功能。通过多组学方法,研究者发现这个未被表征的必需基因在前期(prophase)通过保护DNA解连环(decatenation)过程,确保染色体正确分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SRBD1的功能完全依赖于凝缩蛋白II(condensin II)的存在,而与凝缩蛋白I无关。这项研究为理解染色体个体化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填补了有丝分裂调控网络的关键空白。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3-20
细胞有丝分裂中凝聚素 I 核定位调控机制及其对染色体分离的影响
本文揭示凝聚素 I(condensin I)和 II(condensin II)时空协调机制,对理解染色体分离意义重大。
来源:Current Biology 8.1
时间:2025-03-19
综述:核结构、基因组组织与 DNA 双链断裂修复的动态机制关联
本文聚焦核结构、基因组组织与 DNA 双链断裂(DSB)修复,揭示相关动态调控机制及潜在治疗意义。
来源: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时间:2025-03-19
揭秘精神分裂症与性激素特质的遗传关联:开辟精准诊疗新方向
研究人员为探究精神分裂症与性激素特质的关系,开展遗传关联研究,发现二者存在遗传重叠及关键通路,意义重大。
来源: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5.8
时间: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