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4014篇有关 " 奖励 " 的文章 第1页
  • ADHD 儿童延迟厌恶的行为与神经功能特征研究:解锁动机异质性密码

    为解决 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异质性研究中对动机变异性尤其是延迟厌恶探索有限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 ADHD 儿童延迟厌恶特征研究。通过聚类分析等,发现 ADHD 儿童延迟厌恶呈多种特征,该研究对完善诊断和干预策略意义重大。

    来源: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5.8

    时间:2025-04-06

  • 可卡因与吗啡对伏隔核 D1 和 D2 中等多棘神经元转录调控的异同及其在药物成瘾治疗中的意义

    为探究物质使用障碍(SUDs)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精神兴奋剂或阿片类药物暴露后伏隔核(NAc)转录景观细胞类型特异性重构的研究。结果发现 D1 中等多棘神经元(MSNs)对两种药物转录反应趋同,D2 MSNs 反应差异大,该成果为 SUDs 靶向治疗提供方向。

    来源:Molecular Psychiatry 9.6

    时间:2025-04-06

  • 揭示情感障碍患者决策 “奥秘”:状态焦虑对探索行为的差异化影响

    为探究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在个体决策中的不同作用及潜在计算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针对 58 名健康对照(HCs)和 61 名情感障碍伴高焦虑症状患者(iADs)的研究。发现状态焦虑诱导使 HCs 的定向探索(DE)减少,iADs 则无变化,且 iADs 学习率更慢。这有助于理解焦虑影响决策的机制。

    来源:Molecular Psychiatry 9.6

    时间:2025-04-06

  • 揭秘人类价值学习:劣质选项如何长期影响价值判断?

    在人类价值学习中,分心物效应(distractor effect)的方向和时间尺度尚不明晰。研究人员通过开展价值学习实验,让参与者学习并选择不同价值的选项。结果发现,分心物影响基于长期时间尺度,且个体间存在差异。该研究为理解价值学习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来源: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

    时间:2025-04-06

  • 孟加拉湾区域古植被和古季风研究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期刊上,论文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生Ananna Rahman、研究员罗传秀、研究员向荣、副研究员万随、博士生Md Hafijur Rahaman Khan、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研究员魏海成等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5-04-06

  • 探寻自闭症社交定向缺陷根源:上丘 - 腹侧被盖区通路的关键作用

    为探究自闭症(ASD)社交动机缺陷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人员以 Shank3 基因敲除小鼠和 ASD 儿童为研究对象,开展关于上丘(SC)- 腹侧被盖区(VTA)通路的研究。结果发现该通路存在异常,且与社交行为缺陷相关。这为 ASD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Molecular Psychiatry 9.6

    时间:2025-04-06

  • 英国心理健康服务中医疗助理留任影响因素探究:关乎医疗体系稳定的关键之举

    为探究英国心理健康服务中医疗助理(HCAs)留任率低的原因,研究人员对来自三个英国心理健康信托机构的 31 名 HCAs 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发现,高工作量、角色边界模糊、与管理者和同事的关系以及组织重视不足影响留任。该研究为改善 HCAs 留任状况提供依据。

    来源: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7

    时间:2025-04-06

  • 是否行动由丘脑与眶额叶皮层向二级运动皮层的不同信号决定 —— 大脑决策机制的关键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行动” 的决策至关重要,但相关信号如何传至二级运动皮层(M2)尚不明确。为解决该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关于小鼠决策任务的研究,发现运动丘脑(mTh)→M2 通路正调控行动,而外侧眶额叶皮层(LO)→M2 通路负调控行动,这一成果有助于揭示大脑决策机制。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05

  • 家庭环境资源匮乏与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阴性症状的关联:为治疗困境破局

    精神分裂症(SZ)阴性症状治疗效果有限,研究人员开展 “家庭环境资源匮乏与 SZ 门诊患者阴性症状关联” 的研究。发现 SZ 患者家庭资源匮乏更严重,且与阴性症状相关。这为改善 SZ 阴性症状提供新方向,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来源:Schizophrenia

    时间:2025-04-05

  • 童年期虐待影响青少年抑郁症神经血管耦合:探索潜在影像生物标志物

    为探究童年期虐待(CM)对青少年重度抑郁障碍(MDD)患者神经血管耦合(NVC)的影响,研究人员对 189 名青少年进行多模态 MRI 扫描。结果发现 MDD 与 CM 存在交互作用,且相关指标可区分 MDD 青少年,为早期识别提供新的神经影像生物标志物。

    来源: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6.0

    时间:2025-04-04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