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acearum'蛋白CKC_05770与番茄APX6/APX7的体内互作揭示非经典分泌效应子的新功能
本期推荐: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团队针对Liberibacter病原体缺乏典型分泌系统的科学难题,通过基因组挖掘鉴定出66-102个非经典分泌蛋白候选者,聚焦LsoB的CKC_05770和CKC_00930蛋白。研究发现CKC_05770通过PhoA验证具有分泌活性,并与番茄叶绿体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6/APX7)发生特异性体内互作,但不同于CLas同源物,其不具过氧化物酶活性且不抑制ROS积累。该研究为理解不同Liberibacter病原体的宿主适应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论文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光呼吸替代途径的系统级分析:提升植物生产力的碳固定机制与代谢调控
本研究针对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导致作物减产26%的核心问题,通过多尺度数学模型比较12种替代途径(APs),首次揭示碳固定型APs通过优化CO<sub>2</sub>利用效率与能量平衡,在C3作物中可实现27%的光合能效提升,为作物增产设计提供理论框架。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29
综述:功能基因组学视角下的植物陆生化进程
这篇开创性综述系统梳理了链型植物(Streptophyta)从水生藻类到陆生植物(Embryophyta)的演化历程,通过整合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多组学(multiomics)和网络生物学(network biology)研究,揭示了陆地植物关键性状的深层次藻类起源。作者团队论证了转录因子(TFs)、植物激素(如ABA)信号通路等"陆地化工具包"早在6亿年前就已存在于链型藻类祖先中,并创新性提出通过"植物感知器"(plant perceptron)网络模型解析跨物种保守的应激响应模块。研究为理解植物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全新范式。
来源:TRENDS IN Genetics 13.6
时间:2025-03-29
珠江野生鱼肠道微生物群的 “共生密码”:可变模式与演化机制
这篇研究聚焦珠江 42 种野生鱼肠道微生物群,通过 16S rRNA 基因测序,发现鱼宿主特异性是肠道微生物群演化和多样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地理、栖息地等因素也有重要影响,还揭示了共生模式,为理解野生鱼与微生物共生关系提供新视角。
来源:mSphere 3.7
时间:2025-03-29
濒危黄檀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比较分析:结构特征、系统发育及保护启示
为解决濒危黄檀属物种(Dalbergia clarkei、D. matthewii和D. gardneriana)因形态相似导致的鉴定难题及系统发育关系未明的问题,研究人员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首次完成其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发现其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四分区结构,含111个独特基因(77个蛋白编码基因、30个tRNA和4个rRNA),并鉴定出5个突变热点区域(trnT-UGU、ndhD、ndhA、ycf1和trnR-ACG)可作为DNA条形码。基于106个样本的CDS数据分析构建了高分辨率系统发育树,为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了关键基因组资源。
来源:Plant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5
时间:2025-03-28
1.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褐冠千里光组(Melanoseris cyanea group)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解开复杂类群的遗传密码与演化谜题
2. 为解决褐冠千里光属(<em>Melanoseris</em>)分类难题,尤其是<em>M. cyanea</em>组因形态特征过渡和分布重叠导致的分类困境,研究人员开展该组叶绿体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其基因组结构保守,种间分化有限。该研究为后续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奠基。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8
不同单色 LED 光质对低光强下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光合性能与色素积累的影响及意义
为探究光质对杜氏盐藻(<em>D. salina</em>)初级光化学反应及 β- 胡萝卜素代谢调控机制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低光(40 ± 5 μmol 光子・m<sup>-2</sup>·s<sup>-1</sup>)下用不同颜色 LED 培养杜氏盐藻。结果表明,蓝光(BL)和红光(RL)下其生长速率、叶绿素 a、b 及 β- 胡萝卜素含量更高,该研究为优化杜氏盐藻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2.8
时间:2025-03-28
高质量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PKVL7422 基因组草图序列:为微藻基因工程提供关键资源
为解决微藻基因组数据有限的问题,来自韩国釜庆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异养淡水微藻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PKVL7422 进行高质量基因组草图测序。成功组装基因组,预测出 6428 个推定蛋白编码基因,为微藻基因工程提供了资源。
来源:Microbiology Resource Announcements 0.7
时间:2025-03-27
叶绿体蛋白质运输机制:解锁光合作用 “幕后英雄” 的关键旅程
为探究叶绿体蛋白质运输机制,研究人员对 TOC、TIC 复合物等进行研究,揭示运输过程,助力理解植物生理。
来源:BIOspektrum
时间:2025-03-26
拟南芥叶绿体类囊体腔蛋白TLP7.6与CYP38协同调控光系统II组装的分子机制
编辑推荐:光系统II(PSII)组装机制尚不明确是制约光合效率提升的关键瓶颈。中国研究人员通过CRISPR/Cas9构建tlp7.6/cyp38-2双突变体,发现TLP7.6作为CYP38的辅助因子,通过稳定PSII超复合物(SC)和捕光复合体II(LHCII)促进光合作用。该研究发表于《Communications Biology》,为阐明类囊体腔蛋白功能网络提供新视角。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