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温度和降雨如何影响中非地区伊蚊种群数量:一项跨越纬度梯度的关键研究
为探究城市化和天气对埃及伊蚊(<em>Aedes aegypti</em>)和白纹伊蚊(<em>Aedes albopictus</em>)种群数量及病毒感染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喀麦隆 6 个城市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化使埃及伊蚊增多,对白纹伊蚊影响不一,二者都受降雨影响。该研究对防控虫媒病毒有重要意义。
来源:Parasites & Vectors 3
时间:2025-04-07
发酵植物提取物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改善肠道健康的体外和体内研究
为解决畜牧业中肠道健康维护的难题,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含45种草本植物的发酵提取物(FPM),通过IPEC-J2细胞、THP-1巨噬细胞和HEK-Blue报告细胞系等模型,证实FPM能显著降低ROS水平、增强屏障完整性并抑制NF-κB通路。该研究为开发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提供了新思路,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来源: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6.3
时间:2025-04-07
Bio-C Plus缓解热应激对孕兔生产繁殖性能及幼兔生长的影响研究
本刊推荐:针对高温环境下孕兔生产性能下降问题,埃及原子能管理局团队通过添加含维生素C/E的Bio-C Plus(1g/L)干预热应激孕兔。研究发现夏季高温使孕兔受孕率降低40%(P<0.01),而Bio-C Plus组恢复至90%;THI(温度湿度指数)29.96时,干预组呼吸频率降低12.56 rpm(P<0.05),乳产量提升15.85%(P<0.05),为改善集约化养殖提供新方案。
来源:Tropical Animal Health and Production 1.7
时间:2025-04-07
二氧化碳辅助热解实现可持续聚氯乙烯回收与生物乙醇生产:开辟环保资源循环新路径
本文提出集成聚氯乙烯(PVC)热解和生物乙醇(BE)生产的新过程(PVC + BE 过程)。该过程利用 PVC 脱氯产生的 HCl 用于 BE 生产,剩余残渣共热解生成有价值产物。研究表明,此过程环保且经济可行,为 PVC 处理和资源利用提供新方向。
来源: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7.9
时间:2025-04-07
2020 年加州野火细颗粒物(PM2.5)暴露与心理健康急诊就诊的关联研究:揭示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本文通过对 2020 年加州野火期间数据的横断面分析,探究野火特定细颗粒物(PM<sub>2.5</sub>)暴露与心理健康相关急诊就诊的关系。发现二者存在显著关联,且在不同人群中有差异。该研究对了解野火对心理健康影响、应对相关需求意义重大。
来源:JAMA Network Open 10.5
时间:2025-04-07
基于自然的碳抵消项目边界开放数据库:解锁气候行动新视角
当前,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BS)中碳抵消项目饱受争议,其减排效果难以验证,关键在于缺乏项目边界数据。研究人员针对此开展研究,构建了涵盖 55 国 575 个项目的全球空间边界数据库。该数据库有助于推动测量、报告和核查(MRV)工作,提升对 NBS 气候效益的分析能力。
来源:Scientific Data 5.8
时间:2025-04-06
孟加拉湾区域古植被和古季风研究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期刊上,论文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生Ananna Rahman、研究员罗传秀、研究员向荣、副研究员万随、博士生Md Hafijur Rahaman Khan、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研究员魏海成等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时间:2025-04-06
解析葡萄萌芽早熟性:单节插条基因表达分析揭示关键调控机制
为解决全球变暖下葡萄萌芽监测困难及相关分子机制不明的问题,研究人员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霞多丽(Chardonnay)单节插条为材料开展葡萄萌芽研究。结果表明单节插条可有效研究萌芽时间,还发现 ABA、VviFT 等关键调控因子。该研究为葡萄萌芽研究提供新方向。
来源:Planta 3.6
时间:2025-04-06
突破酶促制乙醇瓶颈:改造 β- 葡萄糖苷酶提升纤维素乙醇生产效能
为解决 β- 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s)易受葡萄糖抑制,限制纤维素乙醇生产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开发改良 β- 葡萄糖苷酶提升其催化活性和葡萄糖耐受性的研究。结果得到 W404L 变异体,活性显著提高。这为降低纤维素乙醇生产成本提供新途径。
来源: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 6.1
时间:2025-04-06
人类世全球内陆水氧循环变化:洞悉生态密码,守护地球之 “氧”
为探究全球内陆水氧循环长期变化情况,研究人员利用 IMAGE-DGNM 模型,量化 1900 - 2010 年全球内陆水氧的生产、消耗及与大气交换。结果显示全球内陆水氧周转增加,且直接人为扰动对其影响大于气候变暖。该研究对理解全球氧循环意义重大。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