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吡啶溴化物的固相合成及细胞毒性评估:为抗癌药物研发带来新曙光
为探究新型抗癌药物,研究人员合成酰胺基吡啶溴化物,发现其对肺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5
原子分散铈修饰铜催化剂调控界面水结构实现高效CO电还原制乙酸
编辑推荐:针对CO电还原制乙酸过程中选择性和氢析出反应(HER)竞争难题,中科院团队设计了一种铈单原子(Ce-SAs)修饰的晶态-非晶双相铜催化剂。通过降低界面K<sup>+</sup>水合水(K·H<sub>2</sub>O)比例减少表面H覆盖度,同时诱导Cu<sup>+</sup>位点促进CO<sub>atop</sub>二聚,在脉冲电解模式下实现71.3%乙酸法拉第效率(FE)和110.6 mA cm<sup>-2</sup>电流密度,为绿色合成高值化学品提供新策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2
上海交大朱峰、杨波团队发文:光催化糖基苯甲酸酯参与的可调控发散性C-糖苷合成
碳水化合物在众多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代谢稳定的C-糖苷因在抗癌及抗糖尿病药物开发中的巨大潜力,成为O-糖苷的优选替代物(图1a)。因此,开发简洁、高效的C-糖苷合成策略至关重要。自由基C-糖基化因其广泛的底物适用性和优异的官能团耐受性而备受关注,然而,该领域仍面临糖基供体活化困难、合成效率低、原...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5-03-19
综述:基于碳点(CDs)传感方法的研究进展:以绿色度评估工具衡量环境可持续性
这篇综述聚焦基于碳点(CDs)的传感方法,分析其进展、绿色度评估及应用前景。
来源: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6
时间:2025-03-18
手性硫中心的关键突破:不对称还原芳基化和烯基化合成 S - 手性亚磺酰胺
在有机硫化合物研究中,传统合成 S - 手性亚磺酰胺的方法复杂、步骤多。研究人员开展了不对称还原芳基化和烯基化合成 S - 手性亚磺酰胺的研究。结果发现可在镍或钴催化下实现该合成。这为相关领域提供了高效方法,意义重大。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16
数据驱动的酶催化变革:从反应、通路到酶的深度解析
研究人员针对传统酶催化研究局限,开展数据驱动的酶催化研究,发现新方法,助力生物技术发展。
来源: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7.9
时间:2025-03-10
上海交大商明团队发文:直接脱羧C(sp3)-P偶联实现核苷亚膦酸酯烷基化修饰
为了提高核苷和核酸类似物的稳定性、药物疗效和药代动力学性质,药物化学家开发了以C(sp3)-P(V)键为特征的烷基膦酸酯作为天然存在的磷酸二酯骨架的电荷中性替代品,并在主链修饰策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功。这些主链修饰以及其他含C(sp3)-P(V)键的化合物在药物、农用化学品和功能材料中的关键作用推动了开发高效和模块化...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5-02-12
镍催化环己酮的无受体脱氢芳构化,通过协同催化特定于负载的纳米颗粒
环己酮的无受体脱氢芳构化是有利的,但镍催化剂尚未实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广泛适用于衬底的方法,利用负载型纳米镍协同催化。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08
化学学院张文雄课题组在《国家科学评论》和《化学学会评论》综述白磷及相关磷化学
白磷的无氯化方法直接构建有机磷化合物,是当前磷化学化工的迫切需求,这种颠覆传统的合成方法,将为整个磷化学化工提供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撑,引领国际磷化学发展。
清华大学药学院唐叶峰课题组在P=O键还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最新科研速递 唐叶峰课题组在P=O键还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导语: 近日,清华大学药学院唐叶峰课题组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Dean J. Tantillo课题组合作,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题为“综合计算与实验手段揭示质子酸催化、硅烷介导的P=O键还原反应机制”(Combined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Reveals Complex Mechanistic Landscape of Brønsted Acid-Catalyzed Silane-Dependent P=O Reduction)的研究论文,报导了他们在复杂化学反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