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境田间试验揭示蚕豆种子多酚积累的强遗传调控机制及其对品质改良的意义
蚕豆作为可持续农业系统中的关键作物,其高蛋白特性与固氮能力正引发全球关注。然而这颗"绿色明珠"却面临着一个有趣的矛盾:种子中丰富的多酚化合物既是强效抗氧化剂,又可能通过螯合作用降低铁的生物利用率,更让单胃动物难以消化。更复杂的是,这些"双面分子"的积累规律至今成谜——究竟是遗传因素主导,还是环境条件说了算?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的Shirin Mohammadi团队在《Euphytica》发表的研究,首次通过多环境田间试验揭开了这个谜团。研究团队在挪威三大典型农业区(Vollebekk、Bjorke、
来源:Euphytica 1.6
时间:2025-03-27
CCKBR调控山羊小肠淀粉消化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机制研究取得突破进展
相关成果以Low expression of CCKBR in the acinar cells is associated with insufficient starch hydrolysis in ruminants为题发表于Communications Biology(中国科学院1区top)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5-03-20
野生大豆 × 栽培大豆巢式关联作图群体解析及种子成分性状相关位点鉴定
为挖掘野生大豆种子成分性状相关位点,研究人员构建 NAM 群体,发现新 QTL 及候选基因,助力大豆遗传改良。
来源: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4.4
时间:2025-03-08
烘培与脱壳处理对蚕豆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为解决蚕豆作饲料面临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处理可改善其营养价值,意义重大。
来源: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
时间:2025-03-07
综述:韩国肉牛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后肠道微生物组发育的 16S rRNA 基因扩增子测序数据
本文通过对韩国肉牛多部位样本 16S rRNA 基因测序,揭示其肠道微生物组发育规律,为肉牛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来源:Scientific Data 5.8
时间:2025-03-05
农学院棉花精准育种设计创新团队创制“植株有腺体/种子无腺体”棉花新种质
8 月 11 日,国际著名食品化学期刊 Food Chemistry: Molecular Sciences 在线发表了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棉花精准育种设计创新团队 “ 植株有腺体 / 种子无腺体新型棉花创制 ” 创新成果
来源: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
时间:2022-08-19
代谢蛋白组成调控草食家畜关键营养素高效利用的微生物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该研究成果以Enhancing metabolic efficiency through optimizing metabolizable protein profile in a time progressive manner with weaned goats as a model: involvement of gut microbiota为题发表在Microbiology Spectrum杂志上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2-04-22
MiRNA靶向调控微生物促进肠道健康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每年因肠道疾病致死的仔猪比例高达80%以上,如何有效增强仔猪肠道健康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微生物在肠道健康的作用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且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点关注方向之一,而如何精准调控肠道微生物结构尚不清楚。近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禽健康养殖与农牧复合生态研究中心单胃动物营养研究团队开展深入研究,在miRNA精准调控肠道微生物结构从而改善肠道健康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研究发现,肠道炎症发生和恢复后其miRNAs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肠道炎症恢复后miRN
来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时间:2021-12-09
2016年国家杰青基金建议资助名单(生物类)
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并说明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有违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15日内(8月4日——8月18日)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书面异议。
454测序参与棉花基因组进化研究工作
近日,来自8个国家的70多名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棉花基因组测序完成。该研究的学术文章《棉花基因组的多倍化及纤维的发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研究中,科学家们结合传统的Sanger测序与新一代454测序技术对雷蒙德氏棉基因组进行了组装工作,获得了其87.7%的全基因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