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区域着丝粒:双态染色质组织的保守性与关键作用
这篇研究利用单分子染色质纤维测序(Fiber-seq)技术,揭示了区域着丝粒核心存在双态染色质(dichromatin),其由紧密压实的核小体阵列和高度可及的染色质斑块组成。该结构在人类和灵长类中保守,且着丝粒功能的保守性在染色质层面介导,对理解基因组稳定性意义重大。
来源:Cell Genomics 11.1
时间:2025-03-27
长臂猿基因组探秘:解析染色体演化与着丝粒的独特奥秘
本文通过组装东白眉长臂猿(HLE)基因组,揭示其着丝粒特征及染色体演化机制。
来源:Cell Genomics 11.1
时间:2025-03-15
Nature | 上海交大毛亚飞课题组与合作者解析猕猴属复杂结构变异助力演化医学研究
猕猴属的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和恒河猴(Macaca mulatta)是最常用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因其与人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约2500万年前分化),而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和人类演化研究,尤其在人类特有性状形成、疾病模型及药物代谢等领域。然而,现有的参考基因组仍存在大量未知序列,特别是着丝粒、片段重复(se...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5-02-28
解码连翘族基因组:解锁花色与演化之谜,探寻植物遗传密码
为解决木犀科植物基因组演化、A. distichum 和 F. ovata 遗传差异等问题,韩国明知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相关基因组研究。他们揭示了基因组特征、演化关系等。该研究对植物保护、利用及进化研究意义重大,值得科研人员一读。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2-19
朱玉贤院士团队王坤教授破解洪山菜薹颜色和美味的基因组密码
近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在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IF=18.9)发表了题为“The complexity of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 Brassica rapa revealed by assembly of two complete T2T genom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了高深度超长读长ONT测序与高精度长读长HiFi测序,结合Bionano染色体光学图谱构建技术,构建了两个白菜类蔬菜—普通白菜(B. rapa ssp. chinensis)和红菜薹(B. rapa ssp. purpuraria)的端到端无缺口完整基因组,揭示了红菜薹薹茎红色表型的关键基因
来源: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10
Nature令人惊讶的新见解:首次获得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完整的染色体序列
研究人员对几种类人猿的X和Y染色体进行了完整的测序,发现了显著的进化变异秘密,特别是在快速进化的Y染色体上。这项研究强调了稳定和动态的基因组区域,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进化以及这些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新的见解。
来源:scitechdaily biology
时间:2024-05-31
苏汉东课题组成功解析多倍体植物着丝粒变异的遗传机制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苏汉东)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小麦团队苏汉东教授课题组在《Genome Biology》杂志发表了“Three near-complete genome assemblies reveal substantial centromere dynamics from diploid to tetraploid in Brachypodium genus”的研究论文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4-03-06
【科研动态】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贺晓静团队揭示动粒在维持基因组稳定遗传和着丝粒稳态中的作用
2 023年3月8日, 贺晓静 课题组在 PNAS杂志(Direct Submission)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CENP-I directly targets centromeric DNA to support CENP-A deposition and centromere maintenance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动粒核心亚基CENP-I识别着丝粒DNA进而维持新合成 CENP-A初始定位的分子机制与重要功能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3-03-24
发现基因组折叠“设计师”
该研究确定HP1a是一种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参与建立果蝇早期胚胎基因组的整体结构。
来源:Max-Planck-Gesellschaft
时间:2021-04-19
Nature颠覆传统认知,解析染色体分离机制
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Ludwig癌症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颠覆了分裂细胞监控染色体平均分配的传统模型。在癌症中,这一染色体分配过程常常出现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