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d-EOB-DTPA增强MRI的乳腺癌肝转移分子分型影像特征鉴别研究
本研究针对乳腺癌肝转移(BCLM)分子分型鉴别难题,通过Gd-EOB-DTPA增强MRI技术,系统分析了270例患者影像特征。研究发现肝胆期(HBP)的"靶征"(target sign)、"环形强化"(rim enhancement)等特征在不同分子亚型(Luminal A/B、HER-2、basal-like)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2),其中basal-like型多表现为低信号,其他亚型以"靶征"为主。该成果为无创鉴别BCLM分子亚型提供了重要影像学依据,发表于《BMC Medical Imaging》。
来源:BMC Medical Imaging 2.9
时间:2025-03-29
基于SHAP可解释机器学习的乳腺癌保乳术与全乳切除术生存预后对比研究
本研究针对乳腺癌手术方式选择中个性化决策的临床需求,利用METABRIC队列的2509例患者数据,通过梯度提升树(GB)模型和SHAP值分析,系统比较了保乳手术(BCS)与全乳切除术的生存差异。研究发现:GB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6.4%(全乳切除)/82.8%(BCS),揭示无复发生存状态(Relapse Free Status)是最强预测因子,年轻患者更受益于BCS而老年患者全乳切除风险更高。该研究为乳腺癌手术个性化选择提供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量化决策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综述:成像与空间分辨质谱在肾脏病学中的应用
本文系统评述了空间分辨质谱(MS)及MS成像技术在肾脏研究中的前沿进展。通过无标记、多组学(代谢物、药物、蛋白质及翻译后修饰PTMs)检测能力,这些方法揭示了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多尺度分子特征,为急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发现和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技术挑战包括组织异质性解析和数据处理优化,但结合MALDI、DESI等技术,未来有望推动精准肾脏病诊疗发展。
来源: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
时间:2025-03-29
基于铁死亡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膀胱癌亚型分型、预后评估及免疫微环境特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本期推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针对膀胱癌(BLCA)预后预测难题,创新性地构建了9个铁死亡相关lncRNA(DRLs)的预后模型。研究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结合临床样本验证,发现该模型可精准预测患者生存期(OS),并揭示高风险组WNT通路激活、免疫抑制微环境及对Sorafenib等12种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特征。该研究为BLCA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型分子标志物体系,发表于《Discover Oncology》。
来源:Discover Oncology 2.8
时间:2025-03-29
原发性三阴性乳腺癌DNA甲基化图谱揭示基底与非基底表型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编辑推荐:为解决三阴性乳腺癌(TNBC)分子异质性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不明的问题,瑞典研究团队通过肿瘤纯度校正的DNA甲基化分析,首次系统描绘TNBC表观遗传图谱,鉴定出基底型(Basal)和非基底型(non-Basal)两大表观亚型及其五个分子亚群,揭示FOXA1/GATA3等关键转录因子的表观调控与PD-L1免疫逃逸、脂肪酸代谢网络的特异性关联,为TNBC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提供新视角。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9
波兰啮齿动物和跳蚤中巴尔通体(Bartonella spp.)的遗传多样性:探索潜在风险与传播机制
为探究巴尔通体传播的关键因素,波兰等多机构研究人员开展 “波兰啮齿动物和跳蚤中巴尔通体遗传多样性” 研究。结果发现 B. grahamii 和 B. taylorii 为优势种,确定多种传播媒介及多个单倍型。这对防控巴尔通体病意义重大。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超声与乳腺X线评分系统在预测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的有效性研究:基于非三阴性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鉴别
本研究针对乳腺癌分子分型预测的临床需求,由Aya Elboghdady团队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n=248)创新性整合超声与乳腺X线(BI-RADS)特征,建立量化评分系统。研究发现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圆形/椭圆形病灶、边缘清晰、后方增强等特征性影像表现(OR=5.76-200.03),所构建的评分系统(AUC=0.705)可有效区分TNBC与非TNBC,为临床实现无创分子分型预测提供了重要影像学依据。
来源:Egyptian Journal of Radiology and Nuclear Medicine 0.7
时间:2025-03-28
阑尾癌与结直肠癌的差异:系统化疗的临床启示与精准治疗新策略
针对阑尾癌(AA)与结直肠癌(CRC)治疗混同的现状,研究人员通过分子特征分析和临床试验证实二者在病理分型(黏液型/肠型)、驱动基因突变(KRAS/GNAS/TP53)及化疗敏感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最新随机试验NCT01946854显示低分级AA对5-FU化疗无响应,为个体化治疗提供证据,推动罕见肿瘤靶向药物开发。
来源:ASCO Daily News
时间:2025-03-28
综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与癌症风险:通过机制理解和临床证据推进精准医学
这篇综述系统梳理了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s)与各类癌症风险的复杂关联,揭示了其通过代谢调控(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直接抗肿瘤作用(抑制PI3K/Akt/mTOR通路)、免疫调节(增强NK细胞活性)等多重机制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科学依据。文章对比了不同降糖药物的致癌风险差异,强调GLP-1RAs在肝癌、前列腺癌中的保护潜力,同时警示甲状腺癌风险需个体化评估。作者团队提出建立精准医疗决策平台的未来方向,为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Biomarker Research 9.5
时间:2025-03-28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乳腺癌患者行即刻乳房切除术时腋窝淋巴结清扫对预后的影响
推荐语:为解决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患者中的必要性争议,研究人员通过回顾性分析中国12家中心及SEER数据库数据,比较非ALND组与ALND组的生存结局。结果显示,T1-2N1mi患者行乳房切除术时,省略ALND在无复发生存(RFS)、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乳腺癌特异性生存(BCSS)和总生存(OS)方面均非劣效,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