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1209篇有关 " 免疫球蛋白 E(IgE) " 的文章 第1页
  • 儿童 IgA 血管炎阴囊受累的探秘:风险因素、关联及诊疗新发现

    为探究儿童免疫球蛋白 A 血管炎(IgAV)阴囊受累的风险因素、其与其他系统受累的关联及治疗经验,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 339 例男性患儿病历。结果显示,阴囊受累与胃肠道(GI)系统受累、复发及类固醇使用相关。这对临床诊疗意义重大。

    来源:Bratislava Medical Journal 1.5

    时间:2025-04-08

  • BMI、HDL-C 与术后感染的遗传关联及因果关系:一项意义重大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为探究 BMI、脂质与术后感染的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利用 GWAS 数据,开展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结果发现 BMI 与术后感染正相关,HDL-C 与之负相关。该研究为临床围术期治疗提供遗传统计学指导。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4-08

  • 综述:儿童慢性荨麻疹的管理:最新进展

    这篇综述聚焦儿童慢性荨麻疹管理。研究发现其患病率可能高于以往认知,2 年内缓解率较高。患者报告结局指标(PROMs)可评估病情,儿童对 H<sub>1</sub>抗组胺药反应优于成人,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对难治性患者有治疗潜力,为诊疗带来新方向。

    来源:Current Allergy and Asthma Reports 5.4

    时间:2025-04-08

  • 双特异性抗体靶向丙肝病毒 E1E2 包膜糖蛋白:增强中和能力并为疫苗研发指引方向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危害严重,为实现 2030 年全球消除 HCV 目标,研究人员开展针对 HCV E1E2 包膜糖蛋白双特异性抗体(bsAb)的研究。生成 60 种 bsAb,多数表现出增强的中和效力和广度,且 bsAb 铰链长度影响结合化学计量。这为疫苗研发等提供思路。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4

    时间:2025-04-08

  • 新发现!与 A 群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 emm 类型

    为解决早期检测和诊断可能进展为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病例困难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多中心观察研究,调查宿主因素、临床表现、生物标志物和 emm 类型与 STSS 的关系。结果发现 WBC<4,000 /μL、CK≥300 U/L 和 emm1 与 STSS 显著相关,该研究为 STSS 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3.7

    时间:2025-04-08

  • 综述:κ游离轻链指数与中央静脉征:多发性硬化诊断的两种新型生物标志物

    这篇综述系统阐述了2024年McDonald诊断标准修订中新增的κ游离轻链指数(kFLC index)和中央静脉征(CVS)两大生物标志物。作者团队基于ECTRIMS会议最新共识,详细论证了kFLC index与寡克隆区带(OCB)的高度相关性(敏感性88%/特异性89%),以及CVS在3T MRI中"Select-6规则"(≥6个静脉中心病灶)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特异性&gt;90%)。这些发现为放射学孤立综合征(RIS)患者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将MS诊断窗口前移至临床前阶段。

    来源:Neurology and Therapy 4.0

    时间:2025-04-08

  • 埃拉那妥单抗(Elranatamab)治疗三重暴露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TCE-RRMM)的成本效益分析:改写医疗经济格局的关键研究

    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领域,尤其是三重暴露复发 / 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TCE-RRMM),缺乏有效标准治疗方案。研究人员开展埃拉那妥单抗(Elranatamab)与现有疗法成本效益的研究。结果显示,Elranatamab 比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PCT)更具成本效益,比泰基司他单抗(Teclistamab)更具优势,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Oncology and Therapy 3.2

    时间:2025-04-08

  • 2023 - 2024 年全球首创药物获批:突破、洞察与未来展望

    在新药研发中,首创(FIC)药物意义重大。为探究其发展态势,研究人员分析了 2023 - 2024 年全球获批的 FIC 药物。结果显示,小分子与大分子 FIC 药物数量相近,癌症是主要适应症,激酶为关键靶点。该研究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The Innovation 33.2

    时间:2025-04-08

  • 10q24.31-q24.33 杂合缺失:一种引发多种先天性异常的新综合征 —— 病例报告与文献回顾

    为解决先天性异常和神经发育障碍的诊断难题,研究人员开展 “10q24.31-q24.33 杂合缺失与多种先天性异常关联” 的研究。对 1 例 14 岁男性患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ES),发现 10q24.31-q24.33 杂合缺失。明确了该缺失与患者表型的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相关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来源:Neurolog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3.6

    时间:2025-04-08

  • 老年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新突破:有无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的疗效差异

    为探究老年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有效治疗方案,研究人员开展了猪抗人 T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和环孢素(CsA)联合或不联合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疗法安全有效,还明确了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Annals of Hematology 3

    时间:2025-04-08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