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7篇有关 " 偏盲 " 的文章 第1页
  • 综述:重复经眶交流电刺激(rTACS)治疗视觉缺陷患者的疗效评估

    rTACS 对偏盲患者高分辨率视野检测准确性有提升,还需更多研究。

    来源:Neurological Sciences 2.7

    时间:2025-03-23

  • 张朋研究组、何生研究组合作揭示人类皮层下通路在非注意和意识下检测碰...

    2024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视觉与脑成像团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眼科团队在《Plos Biology》合作发表题为"Human subcortical pathways ...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4-01-24

  • 7T 高分辨率fMRI揭示视觉白质纤维束的视野功能图谱

    白质是神经元轴突组成的纤维束,通过传递动作电位实现脑区间的信息传递。非侵入式检测白质的功能活动对于探究人脑的信息交互至关重要。虽然白质的血氧( BOLD...

    来源: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时间:2023-02-11

  •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方方课题组利用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增强人类视觉学习能力和视皮层可塑性

    课题组发现,向视觉皮层施加10HztACS能够加速学习进程、更大幅度提升受试者的知觉辨别能力;若向视觉皮层施加其他频率的tACS,则不会观测上到前述促进效应,这表明tACS以频率特异性方式促进视知觉学习。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时间:2022-03-29

  • 方方课题组在Brain Stimulation发文揭示经颅交流电刺激对知觉学习的调控作用

    近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方方课题组在神经调控领域顶级期刊Brain Stimulation发表题为“Boosting visual perceptual learning by 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over the visual cortex at alpha frequenc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在执行训练任务过程中对视觉皮层施加10 Hz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以下简称tACS)可以加速视知觉学习进程并增强学习效能

    来源: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时间:2022-03-16

  • 脑血栓新基因被确定

    脑血栓又称缺血性脑中风,是中老年人高发疾病。发表在2008年1月8日的《Neur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德国海德尔堡大学研究人员鉴定出一个与脑血栓形成有关的新基因。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8-01-09

  • 偏头疼和眼睛里的血管有关

    生物通报道:偏头疼在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中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偏头痛是最重要和常见的为血管性头痛,呈现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性痛或胀痛,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无先兆偏头疼是最常见的偏头疼类型。有研究人员推测,发生的无前兆型偏头痛的成人可能是由于视网膜血管较狭窄所致。最近,澳洲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则支持了这一假说。研究表明微血管病变可能与某些类型的偏头痛有关,这项研究结果发表于Headache杂志中。<?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6-07-11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