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印度无尾类蝌蚪的行为生态学与发育可塑性
这篇综述系统梳理了印度地区9种无尾类(Anura)蝌蚪的行为生态学特征,揭示了其微生境选择(Microhabitat choice)与形态特征的关联性,以及捕食者检测中化学感受(Chemoreception)与视觉线索的双重作用。文章特别强调了发育表型可塑性(Developmental phenotypic plasticity)在应对干旱或捕食风险时的权衡机制,为理解两栖类生活史策略(Life history strategies)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1.9
时间:2025-03-27
综述:美替拉酮抑制糖皮质激素合成以研究其对大鼠胃保护作用的贡献
本文通过美替拉酮研究发现,应激时激活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HPA)轴产生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胃保护作用。
来源:Neurochemical Journal 0.5
时间:2025-03-20
综述:解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和功能性便秘(FC)的腹痛:机制与治疗
这篇综述聚焦 IBS-C 和 FC 的腹痛,探讨其发病机制、治疗策略,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来源:Current Gastroenterology Reports
时间:2025-03-18
酒精使用障碍研究新突破:中枢杏仁核神经免疫信号的关键作用
为解决酒精使用障碍(AUD)治疗难题,研究人员探究中枢杏仁核(CeA)神经免疫信号,发现其与 AUD 病理相关,为治疗提供新靶点。
来源:Addiction Neuroscience
时间:2025-02-28
病毒感染的基因毒性后果
病毒性疾病作为不断演变的病原体,持续威胁着人类健康,带来新的风险。这些感染可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出现并发症,其影响因病毒类型、感染严重程度和个体免疫反应而异。本综述探讨了病毒感染引起的基因毒性应激及其在人类中的病理后果。
来源:npj Viruses
时间:2025-02-05
Nature Neuroscience:找到了“移情”背后的大脑机制
一种特定的大脑机制调节着动物对他人情绪的同理心反应。这是由Francesco Papaleo领导的认知遗传学研究小组的最新发现。Francesco Papaleo是意大利理工学院(IIT)的首席研究员,隶属于热那亚圣马蒂诺的意大利理工学院研究中心Ospedale Policlinico。
来源:Nature Neuroscience
时间:2024-12-16
下丘脑的秘密之一:延缓食欲的神经元控制延迟进食
饥肠辘辘时看到食物是狼吞虎咽?还是慢条斯理?Scripps 的研究人员发现下丘脑副核有一组PSTN神经元指导着饥饿驱动的早期决策。
来源:news-medical
时间:2024-07-13
移花接木——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实验室设计通用型嫁接策略开发神经肽探针工具包
此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ICL3嫁接”的高效开发神经肽荧光探针的策略。利用此策略,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GRAB探针用于实时监测神经肽的动态变化(包括CRF、SST、CCK、NTS、NPY和VIP),并展示了一系列应用成果,证明GRAB SST1.0和CRF1.0探针能够以高灵敏度、特异性和时空分辨率在体外和体内监测神经肽的动态变化。
中国学者Nature揭示B类GPCRs新型小分子药物靶点的偏向性激活机制
2023年7月31日,在B类GPCRs小分子激动剂激活作用机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团队在Nature杂志上以“快速通道”方式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Conserved class B GPCR activation by a biased intracellular agonist”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3-08-02
新型催产素荧光探针,揭秘神经肽的时空动态调控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开发了新型遗传编码的催产素荧光探针,实现了体外和在体情况下对胞外催产素的高时空分辨率的记录,并报道了催产素在神经元轴突末梢和胞体树突两种释放模式的分子机制异同点,为理解神经肽功能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