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西北省Searsia属叶饲料初级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季节性动态及其对反刍动物营养价值的调控机制
本研究针对半干旱地区反刍动物饲料短缺问题,由西北大学动物科学系团队开展Searsia lancea和S. pyroides叶饲料的季节性营养评估。研究发现夏季叶片粗蛋白(CP)含量最高(132.0 g/kg DM),冬季纤维(NDF/ADF)和单宁(CT)显著升高,体外干物质降解率(IVDMD)在48h达345.1 g/kg。该研究为季节性饲料资源优化利用提供了关键数据,对缓解旱季营养危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来源:Agroforestry Systems 2.0
时间:2025-03-29
香菇栽培的生物学奥秘与技术突破:现状、成果与展望
为推动香菇栽培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员探究其栽培方法与生物学关系,明确现状并指明方向。
来源: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3.9
时间:2025-03-12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揭示紫苏种子打破休眠的奥秘
为探究紫苏种子休眠解除机制,研究人员用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发现关键通路及调控因子,为育种提供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06
利用 R 软件处理心率数据:精准剔除错误数据,助力畜牧研究
为解决非控制条件下动物心率(HR)数据测量误差问题,研究人员用 R 软件处理数据,提高数据质量,利于后续分析。
来源:Animal - Open Space
时间:2025-03-05
中药芍药甘草汤在大鼠体内的血中成分分析及代谢规律研究
本研究聚焦于芍药甘草汤(SGD)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规律,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其在不同时间点的原型成分和代谢物,揭示了其潜在的保肝机制,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来源:Heliyon 3.4
时间:2025-02-25
ANNs 助力代谢网络与传输模型高效耦合:精准洞察微生物生长代谢新突破
为解决 FBA 与 RTMs 耦合时计算效率低和数值不稳定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利用 ANNs 耦合二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大幅减少计算时间且稳定。此研究为微生物代谢模拟提供新途径,推荐科研读者阅读。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2-20
化学学院邹鹏团队开发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prox-SILAC揭示亚细胞区域内蛋白质动态变化
该研究结合过氧化物酶(APEX2/HRP)介导的邻近标记技术与pulse-SILAC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开发了prox-SILAC技术,通过APEX2/HRP实现标记过程的空间特异性,凭借pulse-SILAC标记定义蛋白质代谢速率的时间尺度。利用prox-SLIAC技术,实现对线粒体基质和内质网腔内蛋白质动态变化的精确鉴定,并揭示了内质网应激状态以及细胞分化过程...
北京大学邹鹏团队开发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prox-SILAC揭示亚细胞区域内蛋白质...
北京大学邹鹏团队开发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prox-SILAC揭示亚细胞区域内蛋白质动态变化 真核细胞具有纷繁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蛋白质在多个亚细胞空间内合成、穿梭、代谢,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挥生物学功能。解析蛋白质的局部代谢和转运规律,以及其在不同生理状态下...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3-11-30
Nature Communications:弓形虫寄生生活的代谢调控新机制
研究论文报道了弓形虫根据寄生环境的变化调节AMPK的活性,进而调控虫体的代谢活动,使得虫体在感染宿主细胞时各个阶段的代谢需求都得到满足,并且AMPK这种代谢重编程作用对虫体建立寄生生活是必须的。
两次担心被“毙”的论文终于登顶Science
11月25日,论文终于如愿登上国际顶尖期刊《科学》(Science)。这是一项相当宏大的研究工作:近100个国际科研团队联合开展,样本来自26个国家的5600多名受试者,年龄覆盖从刚出生1周的婴儿到96岁的老人,首次揭示了人类全生命周期内需水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