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妊娠期乳腺癌的生物学、护理及转归:一项综述
本文全面综述了妊娠期乳腺癌(Gestational Breast Cancer)。阐述其生物学和病理特征、诊断评估方法,按孕期各阶段介绍治疗策略,分析母婴结局,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值得一读。
来源: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3.0
时间:2025-03-29
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乳腺癌患者行即刻乳房切除术时腋窝淋巴结清扫对预后的影响
推荐语:为解决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患者中的必要性争议,研究人员通过回顾性分析中国12家中心及SEER数据库数据,比较非ALND组与ALND组的生存结局。结果显示,T1-2N1mi患者行乳房切除术时,省略ALND在无复发生存(RFS)、局部无复发生存(LRFS)、乳腺癌特异性生存(BCSS)和总生存(OS)方面均非劣效,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8
新冠疫苗诱导的淋巴结病持续 7 个月:罕见病例背后的医学洞察与启示
新冠疫苗接种后淋巴结病(Lymphadenopathy)常干扰癌症诊断。为明确其影响,研究人员分析 1 例接种新冠疫苗后淋巴结肿大 7 个月的 59 岁女性病例。结果显示该淋巴结病或与疫苗接种有关,这提醒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关注其对癌症诊断和随访的干扰。
来源: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 0.9
时间:2025-03-28
可视化热敏变色个性化 bolus 在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创新应用:剂量学分析 —— 为精准放疗开辟新路径
在乳腺癌术后放疗(PMRT)中,传统 bolus 存在剂量不均匀等问题。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研究人员开展可视化热敏变色个性化 bolus 的研究,结果显示其皮肤贴合性好、气腔小、剂量学性能佳且不增加皮肤毒性,为 PMRT 提供了新选择。
来源:Radiation Oncology 3.3
时间:2025-03-28
早期 ER+/HER2-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案对侧乳腺癌风险影响的量化研究
为解决早期 ER<sup>+</sup>/HER2<sup>-</sup>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对侧乳腺癌(CBC)风险量化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不同内分泌治疗方案和时长对 CBC 风险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芳香化酶抑制剂及更长治疗时长可减少 CBC 发生,该研究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来源:npj Breast Cancer 6.6
时间:2025-03-27
卡帕赛替尼治疗引发脾脏高代谢现象:首次发现与意义探寻
为探究卡帕赛替尼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影响,研究人员分析相关病例,发现其可致脾脏高代谢,为影像解读提供参考。
来源:EJNMMI Reports 1.7
时间:2025-03-25
综述:对侧乳腺癌的再思考:关于风险、预防和结局的最新见解
这篇综述聚焦对侧乳腺癌,探讨其风险因素、预防手段及结局,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Clinical Cancer Bulletin
时间:2025-03-22
早期乳腺癌患者拒绝辅助放疗的相关因素研究:差异显著,亟待改善
为探究早期乳腺癌患者拒绝辅助放疗(RT)的相关因素,研究人员分析数据发现多种因素与之有关,意义重大。
来源: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3.4
时间:2025-03-22
脂肪酸代谢与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关联:新发现与机制探索
为探究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ERneg BC)病因,研究人员研究脂肪酸代谢,发现其可致代谢改变,意义重大。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22
乳腺癌患者基因检测与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的关联研究
研究人员探讨了美国乳腺外科医师学会(ASBrS)指南建议对所有乳腺癌(B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GT)是否影响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CPM)的实施率,结果显示基因检测率虽有上升,但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术率并未显著变化,表明扩大基因检测范围并不一定增加预防性手术率,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3.4
时间: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