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主导的教育干预对神经疾病患者丙戊酸钠处方模式的影响:一项准实验研究
针对神经疾病患者丙戊酸钠(VPA)处方不规范和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埃及曼苏拉大学医院团队采用准实验前后测试设计,通过药师教育干预评估600例门诊患者的处方模式。研究发现干预后抗精神病药联用率从8.67%降至4.2%(p=0.003),用药错误减少80%,依从性提升8倍(p<0.001)。该研究证实药师主导的用药指导可显著优化VPA治疗策略,为神经疾病药物管理提供实践范本。
来源: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7
时间:2025-03-28
脆性骨折防治十诫:聚焦高风险人群,优化治疗策略
脆性骨折危害严重,为解决其防治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脆性骨折相关研究。得出涵盖风险因素、疾病、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十条 “诫命”。这有助于针对高风险人群精准治疗,降低脆性骨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来源:Indian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1.1
时间:2025-03-28
双相情感障碍药物治疗全球趋势:洞察进展、应对挑战与展望未来
双相情感障碍(BD)给全球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为梳理 BD 药物治疗趋势,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发现锂盐等基础药物存在挑战,新抗精神病药有前景,个性化治疗有潜力。该研究为 BD 治疗和研究指明方向。
来源: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5.5
时间:2025-03-28
急性筋膜室综合征伴横纹肌溶解:非镰状细胞病患者的罕见病例分析与文献综述
本期推荐:沙特研究团队报道一例25岁男性因剧烈运动诱发左下肢急性筋膜室综合征(ACS)合并横纹肌溶解的罕见病例。该研究通过临床检查、CT影像和筋膜切开术(fasciotomy)证实非创伤性前侧筋膜室肌坏死机制,强调对非典型ACS病例需保持高度警惕。论文为临床识别运动相关肌筋膜综合征提供重要参考,发表于《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
来源: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 0.9
时间:2025-03-28
丙戊酸游离浓度异常升高对危重症成年患者的临床影响:探寻风险因素与安全用药策略
为探究危重症成年患者丙戊酸游离浓度异常升高的临床后果及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游离丙戊酸浓度升高与血小板减少和肝毒性相关,低白蛋白血症、尿毒症及丙泊酚暴露患者风险更高。这为危重症患者合理使用丙戊酸提供了依据。
来源:Neurocritical Care 3.1
时间:2025-03-27
综述:神经系统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重新利用:最新进展、挑战与未来展望
这篇综述聚焦于神经系统药物重新用于癌症治疗的研究。通过探讨神经递质、神经信号通路与癌症的关系,分析多种已批准药物的抗癌潜力,阐述了其作用机制、临床证据及面临的挑战,为癌症治疗开辟新方向,极具科研与临床价值。
来源:Discover Oncology 2.8
时间:2025-03-27
非洲豆蔻通过调节肠 - 脑轴减轻 PTZ 诱导点燃模型中的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和神经炎症:潜在的癫痫治疗新策略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部分患者难以通过现有抗癫痫药物获得完全缓解。为探究非洲豆蔻(Aframomum melegueta,AM)对癫痫的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开展了 AM 在戊四氮(PTZ)诱导点燃模型中的研究。结果显示,AM 能减轻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和神经炎症,或为癫痫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Clinical Phytoscience
时间:2025-03-27
丹参酮 IIA 磺酸钠(STS)修复脊髓损伤(SCI)新发现: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并调控 Notch 通路
为解决脊髓损伤修复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丹参酮 IIA 磺酸钠(STS)对脊髓损伤作用研究,发现其可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ENSCs)增殖分化,通过抑制 Notch 通路改善损伤修复,为 SCI 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源: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6.1
时间:2025-03-25
丙戊酸致血小板减少风险预测模型:精准评估助力临床决策
为探究丙戊酸(VPA)致血小板减少风险因素,研究人员构建预测模型,成果对临床决策意义重大。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3
Rett 综合征女性骨健康研究新发现:双膦酸盐治疗或成希望之光
为评估 Rett 综合征(RTT)女性腰椎骨密度(BMD)和骨小梁评分(TBS)及双膦酸盐疗效,研究发现相关关联,且该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
来源:Pediatric Research 3.1
时间: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