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压力促使鸟类从不对称睡眠转变为对称睡眠:揭示鸟类睡眠的奥秘
本文通过对欧洲寒鸦(<em>Coloeus monedula</em>)的研究发现,睡眠压力会使鸟类牺牲不对称睡眠以换取对称睡眠。利用高密度脑电图(EEG)记录,研究了正常睡眠和睡眠剥夺(SD)后的情况,为理解鸟类睡眠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Current Biology 8.1
时间:2025-04-01
1型糖尿病青少年饮食失调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干预策略:一项基于DEPS-R量表的横断面研究
本期推荐:埃及曼苏拉大学团队针对1型糖尿病(T1DM)青少年饮食失调(EDs)问题开展研究,通过DEPS-R量表和DSM-V诊断标准对350名12-18岁患者进行筛查,发现22.6%存在EDs,其中糖尿病病程>5年、HbA1c>7.5%是主要风险因素。该研究为临床早期筛查提供了年龄(13.6岁)和Tanner分期(第3期)的关键干预节点,对预防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3.0
时间:2025-04-01
可溶性 CTLA-4:调控免疫平衡、促进炎症消退的关键 “开关”
为探究可溶性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 4(sCTLA-4)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发现效应调节性 T(Treg)细胞是 sCTLA-4 主要生产者,sCTLA-4 能调控免疫平衡。该研究为理解免疫调节机制提供新视角。
来源:Immunity 25.5
时间:2025-04-01
使用西马鲁肽会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吗?
新的研究表明,GLP1-RA药物不会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让使用者和临床医生放心....
综述:治疗肥胖的创新基因治疗策略
本文综述了肥胖的相关机制、基因治疗策略及挑战。肥胖是多因素疾病,与遗传、环境等有关,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基因治疗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对抗肥胖,如调节瘦素(Leptin)、AMP 激活蛋白激酶(AMPK)等相关基因,但面临基因沉默、安全评估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来源:Egyptian Journal of Medical Human Genetics 1.2
时间:2025-04-01
妊娠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超声作为精准术前定位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编辑推荐:妊娠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易引发母婴严重并发症,北京协和医院团队通过回顾性研究(2005-2023年19例患者)证实,超声(US)对病灶定位灵敏度达95.45%(每病灶)/100%(每患者),优于<sup>99m</sup>Tc-MIBI显像(70%),且孕中期手术可使88.89%患者获得足月妊娠,为规避放射性风险提供循证依据。
来源: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3.4
时间:2025-04-01
蛋白质共变网络揭示新型铁死亡诱导剂AX-53802的作用机制及协同治疗靶点
编辑推荐:针对铁死亡诱导剂作用机制解析的难题,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团队通过蛋白质定位与共变网络分析(PLOM-CON)技术,发现GPX4是AX-53802的直接靶点,揭示其通过膜转位和TfR1/F-actin聚集体形成调控铁代谢的防御机制,并鉴定出FAK/Src等协同靶点,为癌症联合治疗提供新策略。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4-01
欧洲遗传性肿瘤风险综合征参考网络(ERN GENTURIS):患者、家庭与医疗提供者的获益分析
为解决罕见遗传性肿瘤综合征(GENTURIS)诊疗标准不统一、患者识别率低等问题,欧洲专家团队通过建立ERN GENTURIS网络,连接50余家欧洲医疗中心,开发6项临床指南和9条诊疗路径,每年服务超万名患者。该研究实现了跨境医疗资源整合,显著提升遗传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家族风险管理水平,成果发表于《Familial Cancer》。
来源:Familial Cancer 1.8
时间:2025-04-01
脑内酮体与神经递质的动态关联:STZ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在体磁共振光谱研究
为解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脑酮体代谢机制不明的难题,研究人员采用9.4T高场磁共振光谱技术,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大鼠模型中首次实现三种酮体(丙酮/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与γ-氨基丁酸(GABA)等神经递质的在体同步检测。研究发现随着糖尿病进展,脑酮体水平显著升高并与抑制性神经递质呈强相关性,为理解DKA的神经代谢紊乱提供了直接证据。
来源:Neurochemical Research 3.7
时间:2025-04-01
多中心II期研究(OGSG1902):DOS新辅助化疗联合胃切除术治疗大型3型或4型胃癌的短期疗效分析
针对预后较差的大型3型(≥8 cm)和4型胃癌(GC),来自日本多中心的研究团队开展了OGSG1902研究,评估DOS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S-1)新辅助化疗(NAC)的疗效。结果显示:R0切除率达89.6%,病理缓解率(Grade 1b-3)66.7%,腹膜细胞学转阴率80.0%,且毒性可控。该研究为晚期胃癌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来源:Gastric Cancer 6
时间: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