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骨折检测在儿科急诊中的真实世界应用价值评估
本期推荐:德国莱比锡大学团队针对儿科骨折漏诊难题,创新性评估AI软件RBFracture在1672例真实世界儿科急诊中的表现。研究发现该AI系统灵敏度达92%,特异性83%,可使初级医师诊断准确率提升2.6%,尤其对胫骨近端骨折识别率达100%。这项发表于《European Radiology》的研究为AI在儿科创伤诊疗中的临床转化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
来源:European Radiology 4.7
时间:2025-04-08
地震后骨科创伤患者的术后转归:聚焦死亡率与透析需求的关键影响因素
为探究地震幸存者中单纯骨科损伤患者术后死亡率及透析需求的相关因素,特别是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及其临床后果,研究人员开展了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大腿损伤、透析需求等是死亡率增加的重要预测因素。这对优化灾害医疗救援意义重大。
来源:BMC Anesthesiology
时间:2025-04-01
综述:手动轮椅部件定制:最新研究进展
本文系统梳理手动轮椅部件定制研究,涵盖设计、制造等多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来源: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 5.2
时间:2025-03-25
虚拟现实(VR)技术助力上肢康复:创新突破与临床应用
为解决上肢功能和疼痛康复难题,研究人员开发 VR 系统,发现其可改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来源:Die Unfallchirurgie 0.6
时间:2025-03-20
脑卒中后上肢使用的 “密码”:探寻影响因素与加速度计指标的奥秘
为解决脑卒中患者上肢使用与损伤关系复杂及相关研究不足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上肢使用影响因素及加速度计指标研究。结果发现多种因素与上肢使用相关且指标影响关联。推荐阅读,助您深入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
来源: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 5.2
时间:2025-02-25
解锁中风患者上肢使用密码:探寻影响因素与加速度计指标的关键作用
为解决中风患者上肢使用与损伤不符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关于影响中风患者 UE 使用因素及不同加速度计量指标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多种因素影响 UE 使用且不同指标结果不同。该研究能指导康复评估治疗,推荐科研读者阅读。
来源: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 5.2
时间:2025-02-25
穿透性与钝性创伤性膈肌损伤患者的特征、转归及预后因素:日本全国回顾性队列研究 —— 为创伤救治带来新认知
为探究创伤性膈肌损伤(TDI)的临床特征,日本研究人员开展了全国回顾性队列研究。对 2004 - 2019 年日本创伤数据库分析发现,PTDI 主要因自伤,BTDI 更常见且致死率高。研究还确定了死亡风险因素,为 TDI 的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
时间:2025-02-12
基于深度数据与上肢损伤对轻量化单目 RGB 人体姿态估计模型的影响研究:为康复领域开启新篇
为解决康复领域数据收集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深度数据和上肢损伤对轻量化单目 RGB 人体姿态估计(HPE)模型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融合深度数据可提升 HPE 模型的精度 - 效率平衡,且模型精度不受肢体损伤影响。这为康复数据收集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 2.9
时间:2025-02-10
改善中风后手和手臂功能的运动、感觉和认知恢复
在一项新的康复方案的帮助下,中风幸存者改善了手和手臂功能的恢复,这得益于对手臂目标肌肉的精细调节的电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