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研究进展/国内
  • 中科院两PI最新文章发表测序新成果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华大基因的研究人员能源植物小桐子胚的表达序列标签分析研究获新成果,相关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专业期刊《植物科学》(Plant Science)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徐增富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宋松泉研究员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和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项目的资助。小桐子(Jatropha curcas)又名小油桐、麻疯树、膏桐等,属于大戟科麻疯树属的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种子含油率一般可达40%,能够在干旱、贫瘠的荒山和坡地种植,不与粮争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14

  • 军事医学科学院新成果登Nature亮点推荐

    生物通报道:2007年自然出版集团宣布《Nature》出版集团的新出版物、名为Nature China的网站(www.naturechina.com.cn)正式启动。这一网站致力于聚焦中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的优秀科学成果,每周都会针对最新发表的论文,在此网站撰写摘要和评述。本期的推荐研究文章包括:Pan, X. et al. Elevated expression of CUEDC2 protein confers endocrine 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Nature Med. 17, 708–714 (2011). 来自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14

  • 同济“生命科学英才班”正式成立

      本报讯  (记者樊丽萍)日前,同济生命学院“生命科学英才班”正式成立,首届学生16名,从同济十几个院系80多位报名新生中选拔而出。按照国内大学的常规学制,拿到博士学位需要约10年时间。而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最新推出的生命科学“博士直通车”培养计划,最快用7年时间就可以完成从本科到博士的学术训练,拿到博士学位。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1-09-14

  • 我国在世界水稻栽培纬度最高限“禁区”试种水稻成功

     最新发现与创新  新华社哈尔滨9月12日电 (记者 赵丹丹)黑龙江省首次在高纬高寒的黑河市爱辉区试种水稻成功,目前水稻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据介绍,黑河市爱辉区是我国现有水稻种植最北线,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纬度最高限。高纬高寒水稻的试验成功,对水稻种植北扩提供了实践经验。同时,对促进黑龙江省粮食增产、实现“150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黑龙江黑河市爱辉区西岗子镇,农民冷文德种了400多亩的水稻,他说以前从没想过能在这么高纬高寒的地方种水稻。  “眼瞅着要丰收了,大概能收入20多万元钱。”冷文德满脸喜悦。  冷文德告诉记者,爱辉区土地平整,水源丰富,加上新技术、新品种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1-09-14

  • 北京科技大学两篇博士论文入选2011年北京市优博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布2011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通知》,最终评选出60篇论文为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科技大学有两篇博士学位论文获此殊荣。   两篇博士论文分别为:陈国良院士指导的材料学专业博士生吴渊撰写的学位论文《多尺度下金属玻璃变形行为研究》和吴爱祥教授指导的采矿工程专业博士生尹升华撰写的学位论文《浸出过程多相介质耦合作用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 

    来源:中国教育网

    时间:2011-09-14

  • 北京大学发表Nature子刊新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成功地捕获了一种酸性分子伴侣蛋白在酸胁迫下的“客户蛋白”,并依此阐释了大肠杆菌抵御胃酸的机理。 这一结果于2011年9月4日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昌增益教授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陈鹏研究员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昌增益教授是我国科技部“蛋白质研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其长期以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对胁迫条件下生物分子的行为和命运,蛋白质同源寡聚化的生物学意义、机制及进化,以及衰老和休眠的分子机制的研究。陈鹏研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13

  • 北大接连发表Nature子刊,Science文章

    生物通报道: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近期北京大学接连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以及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解析大肠杆菌抵御胃酸的机理和全球森林碳收支相关研究成果。A genetically incorporated crosslinker reveals chaperone cooperation in acid resistance.Nature Chemical Biology .Year published: (2011) DOI: do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13

  • 中科院杰出引进人才发文解析易感基因

    生物通报道  近期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研究人员在一个已知的欧洲人群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中发现新的功能突变,并由此证实这一基因对中国人群患精神分裂症有确切作用。该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精神病学著名刊物《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影响因子,12.76)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昆明动物研究所比较基因组学实验室宿兵研究员,其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之后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修斯顿人类遗传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中科院杰出引进人才。这项研究由宿兵实验室博士研究生李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云南省精神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13

  • 四川农大最新文章获miRNA研究新发现

    生物通报道: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美国休斯顿大学,LC Sciences公司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Repertoire of Porcine MicroRNAs in Adult Ovary and Testis by Deep Sequencing”的文章,深入研究了microRNA在猪成熟卵巢和睾丸中的表达图谱。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以及美国LC Sciences公司首席科学家,休斯顿大学高晓莲教授,其中李学伟教授早年毕业于四川农学院(现四川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13

  • 华中师范大学最新Nature Protocols文章

    生物通报道  近期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的新型质谱分析方法学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旗下的子刊《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钟鸿英教授为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从事生物/有机质谱分析方法研究,包括新型MALDI/ESI技术、质谱成像分析技术、谱图分析方法、海量质谱数据的生物信息分析方法,以及农药蛋白质化学及相关化学生物学问题,特别是脂质组及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在信号转导、蛋白转运、膜锚定等生理活动中的作用,研究具有高安全性新型农药靶标,开发农药残留分析方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09

  • 高校基因组科学创新班Nature子刊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variation in two human genomes mapped at single-nucleotide resolution by whole genome de novo assembly”的文章,通过全基因组组装数据检测了人类基因组结构变异(SVs),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这项研究由华南理工大学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基因组科学创新班领衔完成,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华大基因的王俊博士,第一作者包括华南理工大学2007级本科生罗锐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09

  • 继Nature文章后 中科院博导再发重要成果

    生物通报道:早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蒋华良研究员发展和应用了生物学、化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深入开展药物设计、药物新靶标的发现、药物靶标构象变化与药理功能关系等研究,去年其研究组曾在Nature上发文,获得鞘氨醇磷酸酯调控机制研究新成果,近期他们针对金黄色葡萄球关键蛋白水解酶ClpP,开展调控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公布在美国生物化学学会专业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这项研究由蒋华良课题组与杨财广课题组合作,他们带领博士研究生张婕、叶飞,综合运用计算、实验相结合的手段,阐明了细菌ClpP组装体调控蛋白降解的动态机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09

  • 武大教授病毒研究新成果登国际权威杂志

    生物通报道  近日来自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武汉野田村病毒及其感染的宿主细胞为模型,发现了一种病毒抵御RNAi介导的宿主天然免疫的新机制,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2011年9月)的病毒学国际权威期刊 J.Virol.上。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胡远扬教授与周溪副教授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漆楠。武汉野田村病毒是胡远扬教授实验室在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株野田村病毒,这种病毒结构简单(双组份正链RNA病毒),衣壳蛋白可供插入外源多肽,能够在培养细胞中大量复制,并且它能穿越物种之间屏障,尤其是它的独特的基因组遗传策略使它成为研究病毒入侵、病毒基因组复制、抗病毒RNAi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09

  • 中国学者:眼泪是艾滋病的新“武器”

    生物通报道:来自健康报消息,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的研究人员经过长达6年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报道称,长期接受鸡尾酒治疗后血液中艾滋病病毒(HIV)已呈阴性的艾滋病患者,其泪液中仍有较高的HIV病毒载量。研究结果提示,泪腺、泪液及相关的组织、器官很可能是HIV病毒的新“据点”。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AIDS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北京协和医院的李太生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现于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曾在1997年首先提出了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重建的新理论,这一科学发现为艾滋病病人的治疗打开了新的希望之门,在艾滋病的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性质。据介绍,2005年,北京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09

  • Int. J. Biol. Sci.:深度测序揭示猪生殖腺miRNA转录组特征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九月初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上发表了题为“Repertoire of Porcine MicroRNAs in Adult Ovary and Testis by Deep Sequencing”*的论文,作者利用深度测序技术,深入研究了microRNA在猪成熟卵巢和睾丸中的表达图谱。此项研究由四川农业大学李学伟教授(通讯作者)和李明洲博士(第一作者)领导的课题组与美国休斯顿大学,LC Sciences公司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合作完成。microRNA(miRNA)是一大类短小的内源性RNA,已知它们

    来源:联川生物

    时间:2011-09-09

  • 我国学者致信《自然》评价中国生态指标

    9月8日,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耿涌在《自然》杂志上撰文,就中国的各类生态指标提出看法。 耿涌列举出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一些环境指标并指出,大部分指标都只是相对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比例型指标数值的下降或许并不意味着物质和能源的消耗、排放就真的减少了。 他认为,标准的缺乏与自主权让地方政府倾向于选那些容易出政绩、展现其积极形象的指标作为重点目标。此外,生态指标的数据搜集比较复杂,往往依赖于多个部门,因而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耿涌最后表示,就大部分生态指标而言,各地区的追求目的也不尽相同。经济发达地区或许是真的想要改善环境,而欠发达地区可能只是想要获取国家

    来源:科学网

    时间:2011-09-09

  • NEJM:医学创新必须满足本地需求

    Sidhartha R. Sinha 和 Michele Barry说,医学技术的创新为改善资源贫乏的环境中的卫生保健提供了前景,但是如果不评估这些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能力限制,就无法实现这些前景。 大约70%的复杂的医学设备无法在获得它们的低收入国家使用。而且也缺乏基础设备,这是因为它们的成本以及缺乏能力——例如,受过训练的人员、改造的系统或者心电图电极胶布等消耗品。 这组作者提出,开发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医学产品需要深入理解它们的需求、能力建设、有成本效益的创新,以及“对被认为是卫生技术的东西的重新思考”。 医学设备常常被认为是昂贵而非必需的,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提出低成本的新生儿暖箱、净水器、

    来源:科学与发展网络

    时间:2011-09-09

  • 中山大学最新Hepatology文章

    生物通报道: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东莞人民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utologous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liver failure patients caused by hepatitis B: short-term and long-term outcomes”的文章,介绍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晚期肝病的最新进展。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Hepatology》影响因子达10.885,是目前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方面发表的高层次论著。文章的通讯作者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08

  • 清华大学教授2011《Neuroscience》连发三篇文章

    生物通报道  9月1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系神经与认知计算中心副教授刘宝林和他指导的硕士生王忠宁等的研究论文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国际一流学术期刊Neuroscience(神经科学)上在线发表,这是刘宝林教授今年第三次在该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该论文预计于9月29日在Neuroscience纸版发表。该论文题为“Semantic association of ecologically unrelated synchronous audio-visual information in cognitive integration: an event-related potential st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08

  • 同济大学癌症新发现登高影响因子期刊

    生物通报道:来自同济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首个对比靶向药物单药与化疗治疗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研究OPTIMAL,为分子靶向治疗癌症提供了新证据。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国际权威肿瘤杂志《Lancet Oncology》上,据报道,《Lancet Oncology》杂志是被誉为现代医学杂志开山鼻祖《The Lancet》(柳叶刀)的三大子刊之一,2010年影响因子高达17.76。这是中国肺癌领域专家临床研究成果首次被该杂志刊登,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专家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肺癌临床研究论文(源于PubMed数据库)。文章的通讯作者是同济大学医学院周彩存教授,周彩存教授现任同济大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1-09-08


页次:1630/2193  共43853篇文章  
分页:[<<][1621][1622][1623][1624][1625][1626][1627][1628][1629][163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