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通道蛋白将振动转化成电信号

     生物通报道:声波能够引导大脑的活动,而美妙的音乐则能够缓解紧张和压力。但是,在这之前声波必须被转化成大脑能够识别的电信号。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能将声波的机械振动转化成电信号的蛋白分子。这种蛋白能够形成一种与声音有关的离子通道,并将声音的音调、音量和持续时间以电脉冲的形式传递给大脑。David P. Corey等人将这些发现公布在2004年10月13日的Nature的网络版上。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怀疑这种分子可能存在于由内耳受体细胞延伸出的纤毛中。现在,David P. Corey领导的研究组证明,在脊椎动物中,这种机械门通道由一种叫做TRPA1的蛋白形成。这种蛋白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8

  • 一种新杀菌剂能抵御艾滋病毒的感染

     生物通报道: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杀菌剂药物能够成功地防止猴子的艾滋病毒的感染。这种化合物有可能成为治疗人类艾滋病的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Michael Lederman等人将这些结果公布在10月15日的Science上。目前,大多数研究艾滋病药物的制药公司都将精力放在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或疫苗的研究上,而不会去研究杀菌药物。最近,美国的非盈利机构和政府加大了对用于预防阴道或直肠的杀菌药物研究的投入。这个间接策略能够阻断艾滋病毒感染它的靶标的能力。HIV病毒一般通过位于阴道和直肠的粘膜细胞进入身体并且附着在白细胞的CD4受体上,然后再附着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8

  • 解开玉米遗传秘密的新线索

     生物通报道: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现在研究人员对玉米的遗传本质和进化历史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中,首次确定了玉米的基因数量约为59000个并且确定了它们的相对位置。这些发现分四篇文章叙述,其中三篇发表在Genome Research期刊上,还有一篇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在美国,玉米是最主要的农作物,每年的产量大约为90亿蒲式耳(谷物计量单位),价值300亿美元。而且,玉米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基因组是到目前为止测定的含基因数目第二多的基因组。Messing等人在确定了玉米基因数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5

  • 镰刀细胞中的粘性蛋白

     生物通报道:镰刀细胞病是一种遗传性的红细胞疾病。最近,来自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知道了镰刀细胞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得比正常细胞粘性更大的原因。他们发现网状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与这些细胞对血管壁的粘连性有关。这些新发现公布在10月8日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镰刀细胞病的主要症状包括严重的红细胞贫血、经常性的血管阻塞、器官损坏、疼痛、寿命短等。在美国,大约每十万人中就有八人患这种疾病。在镰刀细胞病人的血液中存在高水平的网状细胞,并因此使得血管壁上形成粘性斑块的可能性极大地增加。先前,人们认为镰刀状红细胞容易粘连在血管壁上是因为它的物理粘连性(镰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5

  • 美声称染色体缩短与癌症早期生长有关

        日前,美国霍普金斯大学Kimmel癌症中心的科研人员声称已找到正常时可保证遗传完整性的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发生异常缩短的证据,这种端粒缩短在多种癌症的早期发育中起作用。   负责该项研究的泌尿学和病理学博士后研究生AlanK.Meeker在近期出版的《临床癌症研究》月刊上发表学术报告称,研究人员一直对端粒缩短是否为癌症病因存在争议;该研究证实,端粒功能障碍是许多来源于器官组织层的上皮癌发育的关键因素。   研究小组发现,取材于膀胱、食管、大肠、口腔和子宫颈的癌前期病损组织中,约97%的受检病变组织的端粒长度发生异常,特别是异常性缩短的端粒约占88%。   Me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04-10-15

  • 基因图谱表明多种癌症遗传学差异相同

        许多基因单位结合起来形成基因模块,这些模块共同起作用会产生特异性功能,体现不同肿瘤的特征。但是9月26日出版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模块会与多种不同的临床疾病有关。     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的Aviv Regev博士表示,研究这些模块的特征会有助于将微矩阵分析和临床结合起来。帮助癌症基因组研究者找到癌症诊断或者治疗的新的靶位基因。     Regev博士及其同事早已开始分析代表22种肿瘤类型的将近2000个DNA微矩阵。他们从中找到了

    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

    时间:2004-10-15

  • 两个生物钟控制果蝇晨昏活动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内只有一个生物钟,果蝇体内则有两个生物钟,一个控制果蝇在早晨的活动,另一个控制傍晚的活动。   果蝇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清晨和黄昏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此时果蝇忙于觅食和交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影响果蝇生活节律的基因以及有关的细胞。法国和美国科学家分别在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一个称为per的生物钟基因在两组神经细胞里的作用,分别控制着果蝇晨昏的活动。   法国的一个科研小组研究了一种体内per基因发生变异的果蝇,这些果蝇的生活缺少规律性。研究人员使per基因在果蝇体内一组称为LNV的神经细胞里恢复正常作用,发现果蝇恢复了每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4-10-15

  • 染色体的不稳定性与癌症关系的新证据

     生物通报道:我们已经知道在所有癌细胞中都发生了染色体的增加或删减。但是,研究人员就这种异常的遗传不稳定性和癌症之间的关系无法达成共识。一项新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它们两者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这项研究揭示出一个与保证染色体数目正确的基因的突变能够导致儿童癌症的发生。这些结果公布在10月10日的Nature上。在二十世纪初期,德国的生物学家Theodor Boveri推测异常的染色体数目即非整倍性可能是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但是后来由于发现特殊的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突变能引发癌症,因此这种观点就被人忽视了。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一系列研究又使这个观点再次闪光。在新的研究中,由Na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4

  • 线粒体分裂-融合循环机制和相关蛋白研究

     生物通报道: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目前,研究发现了线粒体“分裂-融合”过程的机制,这些发现将可能为找到多种疾病的新疗法提供理论基础。这些发现分两篇文章发表在Science上。线粒体是细胞中非常重要的器官。了解线粒体在正常和异常细胞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这之前必须弄清的是正常细胞中发生的线粒体的分裂和重组过程。最近的研究表明当线粒体的分裂-融合过程出错时,健康的细胞会死亡并因此可能引发从视神经萎缩到帕金森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系列疾病。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对线粒体的融合过程缺乏了解,使得人们对这些疾病的了解受到极大的限制。其原因是线粒体具有复杂的双膜结构。McCaffery研究组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4

  • 危险妊娠的遗传因素

     生物通报道:婴儿的降生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奇迹。而在妊娠期间,孕妇和胎儿可能会出现一些危险状况。一项研究表明,孕妇和胎儿如果表达了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联合,那么他们出现子痫前期症状的风险就会增加。Hiby将这些结果发表在10月18日的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dicine上。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其发病原因是负责将血液和营养输送到胎盘的细胞无法履行它的职责。这种疾病导致胎儿供血不足,因此会威胁到母亲和发育中的胎儿。胎儿中负责这个重要任务的滋养层细胞必须与母亲的免疫细胞——NK细胞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滋养层细胞会给NK细胞发信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4

  • 古番茄中的抗性基因

     生物通报道:番茄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水果。荷兰的研究人员Marco Kruijt发现了两种抗性基因可能存在于古老的番茄种类中(在进化成现代番茄种之前的种)。植物病理学家也在若干野生番茄种中发现了这两种能使植物对一种真菌产生抗性的基因。叶霉病(C. fulvum)是一种多发生在番茄上的真菌感染,番茄对这种真菌的抗性则归功于Cf抗性基因家族。野生的番茄种含有多个这种真菌的抗性基因。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野生番茄的Cf-9基因常被用在番茄的品种改良上。已经知道每个Cf抗性基因能够识别不同的真菌产物,并且番茄叶中发生的这种识别能促使真菌周围的植物细胞死亡。Kruijt对野生番茄中这类基因的进化进行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4

  • 分享波长 多种浮游生物共存的秘密

     生物通报道:有研究表明浮游生物能够维持地球气候的稳定。现在,一项新的研究则有助于揭示出浮游生物种类极其多样的原因。这项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海洋浮游生物通过利用不同波长的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能够和平共存。研究人员将这些发现公布在10月10日的Nature的网络版上。生物学家一直感到很迷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浮游生物能够共存在同一个环境来竞争有限的资源?近期还发现了一些新的微生物种类——这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疑云重重。在过去的理论中,研究人员将光看作是一个单个的资源,因此认为浮游植物对光的竞争会导致一些种类被淘汰。然而,它们的色素事实上能够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因此使浮游生物具有特征性的颜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4

  • 科学家开发出大肠杆菌超灵敏快速检测法

        新华社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科学家使用纳米粒子技术,开发出一种新的大肠杆菌检测法,即使样本里只有一个大肠杆菌也能检测出来,整个过程只需要20分钟。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0日报道,新检测方法针对的是O157:H7型大肠杆菌。这种细菌非常危险,即使食物只被很少几个细菌污染,也可能危及人体健康。   对该细菌进行高灵敏度检测非常重要,但传统方法必须先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培养、增加数量,然后进行检测,得出结果的时间可能长达48小时。这种拖延对医疗和食品工业都非常不利。   新方法用纳米级的二氧化硅粒子进行检测。每个纳米粒子里都装有数以千计的荧光染色分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10-14

  • 路线图 让干细胞变成B细胞

      生物通报道:在用干细胞治疗疾病之前,研究人员要解决的就是想办法让干细胞分化成我们所需要的细胞类型。在2004年10月12日出版的Developmental Cell上,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给出了这样的一个路线图——它告诉我们如何引导一个造血干细胞顺着产生B细胞的途径发展。能够产生抗体的B细胞是研究人员了解的比较多的一类细胞。这种细胞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在每个步骤中都包含多种因素并且这些因素以特定的序列结合在一起。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叙述了将造血干细胞转变成B细胞的四个关键阶段并且揭示出调节蛋白和信号通路的联合如何引导正在成熟的细胞通过每个“十字路口”、最终走入正途。首先,通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3

  • 与癌症相关蛋白密切联系的新分子

     生物通报道: Polycomb group(PcG)的蛋白能够使一些基因沉默,并且这些细胞蛋白与细胞的发育和疾病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些蛋白沉默基因的分子机制。这些结果公布在10月的Nature上。在包括前列腺癌和淋巴癌在内的一些癌症中,Polycomb group蛋白成员能够异常地将一些基因关闭。PcG沉默系统是一个研究最多的表观遗传调节系统模型。PcG蛋白在蛋白质复合体中的功能是抑制基因的转录。而组蛋白(包括H2A)的两个重要作用是包装遗传物质和调节与DNA有关的过程,如基因表达或转录。1975年,研究人员发现H2A能被泛素修饰,但是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3

  • “垃圾”DNA可能对胚胎非常重要

     生物通报道:哺乳动物的卵受精并发育成胚胎的一系列变化的编排是个很复杂、很难弄清的事件。一项新发现则使这个问题的解答展露出一线曙光。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卵和胚胎初期的基因表达的活化部分归功于反转录转座子。这些发现刊登在10月的Developmental Cell上。反转录转座子是真核细胞中的可移动DNA 元件,它在基因组的移动由RNA 中间体介导,并涉及反向转录步骤。人们已经知道这种元件在人类、小鼠以及其它哺乳动物的DNA中存在大量的拷贝。Jackson Laboratory的Barbara B. Knowles博士和同事发现一些类型的反转录转座子在小鼠的卵中很活跃,而另一些则在胚胎最早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4-10-13

  • 生物制药:全球同冷暖

        “中国有望成为生物制药大国,在生物制药方面,中国将成为世界的一个亮点。”在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Monitor集团合伙人、美国ISO医疗咨询公司CEO(首席执行官)DavidAmar对中国生物制药十分看好。   而这,似乎也不是一家之言,在9月举办的第八届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生物制药正在变暖的声音现场被放大。外界的风向明确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中国生物制药的春天来了。   但是,这是个准确的判断吗?中国的生物制药经过多年的严寒,现在给人的感觉依旧冰冷。   国内,怎么样   “说到生物制药,和化学药类似,我们在研发投入和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有致命的弱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04-10-13

  • 方形细菌喜爱盐水 实验培养首获成功

        新华社 有一种奇怪的细菌,样子方方正正的,口味挺重,生活在很咸的盐水里。在这种喜欢盐分的方形细菌被发现20多年后,科学家最近终于在实验室中成功培养了它,这有助于对该细菌作进一步研究,甚至为寻找地球以外生命提供新线索。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0日报道,这种细菌是英国微生物学家安东尼·瓦尔斯比于1980年发现的,地点在红海附近一个盐分含量很高的水池里。它身长约0.15微米,呈方形,样子有点像邮票,这在细菌中极为罕见。   此前许多科学家尝试在实验室里对方形细菌进行组织培养,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而通过组织培养产生大量、纯净的样本,是进行仔细研究的基础,因为经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10-13

  • 美科学家发现导致细胞癌变的基因

        新华社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如果消除实验鼠体内一个特殊基因的活性,以减少一种蛋白质的产生,就可以使实验鼠的癌细胞转变为无害的正常细胞。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实验鼠体内的一种基因控制MYC蛋白质的生成。这种蛋白质控制细胞分裂,如果它在实验鼠体内表达过度,细胞分裂便会加速,最终形成肿瘤。   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实验鼠细胞中的MYC基因不断“开启”,由于该基因经常处于激活状态,所以其体内的MYC蛋白质出现过剩。一段时间后,实验鼠的一些肝脏细胞便出现了癌变。   接着,科学家向实验鼠体内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04-10-13

  • 日本九州大学开发出快速检测疯牛病装置

        日本九州大学近日开发出可快速检测出疯牛病的新装置。这种检测装置像手机一样大小,检测前不用特别准备,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据《日本工业新闻》报道,普里昂蛋白质异常是导致疯牛病的原因,发现异常普里昂蛋白质是确诊疯牛病的关键。九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选择对异常普里昂蛋白质有特殊捕捉能力的有机分子,使用特殊方法将其固定在电极上。在检测时,向试样中注入电化学显色剂。如果试样中存在异常普里昂蛋白质,它就会和电化学显色剂一起积聚在电极上。否则,电化学显色剂就不会集中出现在电极上。   &nb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4-10-13


页次:4177/4349  共86977篇文章  
分页:[<<][4171][4172][4173][4174][4175][4176][4177][4178][4179][4180][>>][首页][尾页]

2025年0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